道路方面,大唐王朝也是大力發展煤渣路,其他地方不敢,但是在金陵城以及周邊地區,煤渣路的發展卻是相當普及的。
每來往城內外的各種運輸工具的數量相當龐大,甚至造成了嚴重的堵車情況,而這種情況還是建立在大唐王朝設立了專門的交通法規,主要的交通路口都有著巡警指揮車輛和行人通行的情況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沒有專門交通法規和交通指揮的地方如果要維持這麼多的運輸車輛以及人口出入,那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事。
除了還沒有火車以及蒸汽船隻外,實際上金陵城的交通運輸體系,已經是達到了傳統運輸能力的巔峰!
然而即便是這樣,那也是困難重重!
新東城區,其實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為老城區難以承擔重任,所以才逐步開發出來的,而且為了緩解交通,也才是沒有專門設立什麼城牆。
而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就是設立在新東城區沿江路的最東邊,雖然地方有些偏僻,但是誰讓他們公司的專屬碼頭就是在這裡呢。
而這個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建築,也是相當的奇特,那就是,這棟建築的外來風格實在是太濃厚了1
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並不是很多機構們所採用的那種傳統建築,也不是最近幾年很多企業選用的兩三層的磚瓦建築,而是採用的新式建築!
這種新式建築和傳統建築,甭管是中式還是西式都是有著明顯的不同,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高、方!
不少有資格出入皇家別院的大唐高層人士都知道,大唐西洋公司的總部大樓,那基本上都是按照皇家別院裡的翰林樓建造的。
而翰林樓,那是李軒親自設計的建築風格!
那麼,這麼翰林樓以及大唐西洋公司這種新式建築風格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好吧,其實就是後世裡特別常見的四四方方的大樓!
而這兩棟建築,其實也是大唐王朝裡,水泥的最早應用了!
去年的時候,大唐皇家理工學院費心思,終於是在石灰裡頭搞出來了怎麼製作水泥,這搞出來後,人家自然不會藏著掖著,立馬就是把專利授權給了皇室資產科,後這專門投資建立了一個水泥廠,開始正式生產水泥。
但是別以為這樣水泥就可以普及,才不是呢!
為啥?
因為貴啊!
原料成本其實也就那樣,雖然比生石灰貴一些,但是其實也沒有貴到太離譜的程度,但是專利貴啊!
人家皇家理工學院又不是開善堂的,人家花費了這麼多年,耗費了無數資金才是把這個水泥搞出來,而且專利是有二十年期限的,他們自然是想要在專利期內收回成本不,而且還要牢牢的撈一筆,這樣才有資金投入後續的研發啊。
所以,如今水泥的售價裡頭,一百兩銀子的水泥,原料和生產乃至運輸成本加起來,其實頂多也就是幾兩銀子,但是剩下的錢是怎麼回事呢?
至少有五十兩銀子是稅收!
沒辦法,大唐王朝的稅就是這麼的高,基本上任何一件商品的售價裡,有百分之五十都是稅收!
不過他們收稅又不是直接在售價裡收取,而是在商品的各個流通環節裡收取,普通人根本就察覺不到。
還有三十多兩銀子呢,至少二十兩銀子是專利成本,還有十多兩銀子是企業的毛利!
嗯,這個其實也不僅僅是水泥,其他商品大多都是如此!
當然了,這裡的只是本質,實際上企業計算成本的時候,是會把稅收的,採購成本什麼的通通算上去,不會只計算物品本身的實際價值的。
如果都算上去的話,一百兩銀子的水泥,成本也有八十多兩銀子了,他們只賺十多兩銀子的毛利而已,人家其實不黑。
此外,成本這個東西嘛,稅都還好,那是按照比例來計算的,但是專利使用費這錢可不是按照比例來算的,人家是按照產量來算的,每生產一噸水泥就需要收多少專利使用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