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屬雙馬的騎兵,其中一匹戰馬是沒有任何負重,另外一匹馬則是馱運裝備輜重等輕負重,請注意,騎兵依舊是得牽著馬走。
如果是配屬三匹馬的超豪華騎兵,同樣會有一匹作戰的馬匹從頭到尾都是無負重行軍,一匹馬馱運裝備輜重,剩下的一匹馬,騎兵們走累了偶爾可以騎一下,注意,只是偶爾,不能一直騎,大部分時間裡,哪怕是一騎三馬的騎兵行軍的時候,也是得自己走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了,這是標準的近代、現代騎兵的行軍方式,和那些一幻想文獻裡所描述的無數鐵騎一路狂奔,騎兵們直接騎馬、或者是換乘多匹馬奔襲或者追擊數百公里外的敵軍不是同一個概念!
要分辨是戰例還是幻想小說,你直接看騎兵有沒有在行軍途中乘騎作戰馬匹就行了。
如果騎了,百分百是幻想小說!
騎兵的戰馬在到達戰場發起衝鋒之前,無論如何都是不能騎的,即便是那些配屬三馬的騎兵部隊裡的騎乘馬也不是一直能騎,只能偶爾騎一下而已!
所以,別指望能夠騎兵一路騎著馬行軍,那匹是這個騎兵配屬了三馬,然後進行所謂的換乘!
當然了,上述情況只是普通情況,如果是緊急情況的話,拼著跑死馬,騎兵大量掉隊的話,速度就會變得更快,能夠提升到六七十公里!
但是這種情況下,這支一千人的督標騎兵部隊在持續機動一天後,所能夠剩下用來作戰的騎兵,絕對不會超過半數,如果這種高速行軍的狀態持續四五天的話,那麼所剩下的騎兵能夠剩下十分之一就得燒高香了!
明軍的督標騎兵用的是正常的行軍速度,哪怕是有所加快,但是也是在保證戰馬體能和騎兵體能的前提下!
但是相對於騎兵們要保證體能的話,那麼那些偵騎或者是傳令兵們,可就不顧惜馬匹的體力了,因為對於他們而言,時間就是最重要的。
在探知了敵軍的情報後,就需要第一時間送回去!
所以他們往往會乘騎馬匹前進,甚至是會使用接力傳遞的方式!
要不然的話,不管是張嶽還是郝柏年,又或者是顧士忠,他們都無法及時得到來自前線的訊息了,然而即便如此,因為整片戰場寬大上百公里,所以他們得到的訊息往往也是需要延後一天甚至兩天。
資訊的不通常,也是代表著,現在的顧士忠還是沒有發現,有著一支明軍騎兵已經朝著他的第四混成團殺過來了!
這狂奔了一天後,為了防止入夜後出現什麼意外,顧士忠在臨近傍晚的時候就是開始下令部隊停止進軍,然後開始紮營。
當天夜裡,他一邊是繼續和參謀以及麾下軍官們研討軍情,同時也是等待著昨天派出,前往南昌方向的偵騎的報告。
算算時間的話,現在偵騎應該也是差不到回到了。
顧士忠估算的沒有錯,將近入夜的時候,幾個風塵僕僕,一臉疲憊之色的騎兵回來了,然後向顧士忠報告了南昌方向的情況!
“啟稟大人,職部在南昌城外並沒有發現大規模明軍的異動,另外也是審問了幾個城外的民眾,並抓獲了兩個出城巡邏的明軍士兵,經過審問,他們說現在城內的偽明賊軍約有萬人規模,督標和邊軍都不在!”
向顧士忠報告的,乃是一個騎兵上士,長的孔武有力,也算得上是一個大唐陸軍裡的老騎兵了!
顧士忠聽罷後,鬆了一口氣,南昌城內的明軍果然和李春景中將預料的一樣,沒有多少主力,這樣的話,自己明天再加把勁,爭取抵達南昌城外十里內,這樣後天黎明前就出發,爭取在早上抵達南昌城外並做攻城準備,不出意外的話,下午時分就能夠進行大規模的炮擊,然後大後天一早就發動總攻!
這樣一來,滿打滿算,也就三天時間!
只要明軍的援兵在三天內無法趕到的話,那麼奪取南昌就大有希望,只要自己攻克了南昌,然後依託南昌進行防守作戰的話,那麼是明軍主力回援,他也有信心守一守。
但是現在的顧士忠卻是不知道,在他的身後,一支明軍騎兵正在急速趕來,而按照雙方的方向和速度,不出意外的話,明天,雙方就有極大的可能相遇!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