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進攻是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還不等第二步兵團的肉搏部隊登城呢,只是動用了加強而來的炮兵隊裡的兩門火炮轟塌了一段銅鼓衛的低矮城牆後,銅鼓衛的守軍就自己崩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們一部分是棄城而逃,而有一些逃不及的是當場投了降,從而加入了大唐王朝這個光榮偉大的大家庭。
對於連步兵都沒有派上去,敵軍就投降了,李春景可是滿意的很,他來到了炮兵隊那邊,對著這兩門火炮是連連誇讚。
“這都是好東西啊,這一炮打過去,普通的小城牆根本就擋不住!”李春景如此感嘆道:“可惜就是少了些,如果有個十幾門大炮,光憑我們第二步兵團應該也能夠拿下來黎平府城了!”
當即他身邊就有人道:“這不少了,第一步兵團那邊也才三門重炮呢!”
為了給這兩個充當先鋒的主力步兵團加強兵力,李軒是直接把炮兵營裡的原有的五門五百斤的火炮給了他們,不過這只是加強而已,從編制上來說,這五門火炮依舊嫡屬於炮兵營。
至於留守後方的炮兵營本部,如今也就剩下一門八百斤的義大利炮而已,不過工部的作坊已經是在加緊打造火炮,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就能夠再得到三門八百斤的火炮。
有了火炮助陣的第二步兵團,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銅鼓衛,而第一步兵團那邊遇到的壓力就更小了。
他們一路上甚至都沒有遇到明軍成組織的抵抗,連零星的騷擾都沒有。
透過探子查探,郝柏年才知道,黎平府的明軍是打算把所有的兵力都收縮回來,然後依託黎平府城的堅固城牆進行死守。
既然沒有遇到抵抗,第一步兵團自然也就是順風順水的收復了平茶所,然後兵鋒直指黎平府城,而抵達黎平府城所需要的時間,比他們自己預料的還要少了三天。
整個進軍過程,如同一場武裝行軍,半點抵抗都沒有遇到!
抵達黎平府,雖然李春景的第二步兵團還沒有來,但是郝柏年還是打算先打一打,試探試探黎平府的城防虛實再說,這樣等待第二步兵團到了後,就可以直接發起總攻了。
郝柏年做出瞭如此決定後,第一步兵團自然也是開始了攻城的準備工作,也就是開始就地伐木打造登牆長梯等器具,同時派出偵騎不斷的實地偵查黎平府城牆的伏擊的地形,免的遇上什麼埋伏之類的。
而第一步兵團這麼幹的時候,黎平府城的城頭上明廷文武官員則是心驚膽顫的看著城外的大唐新軍。
“這些就是偽唐賊軍嗎?號衣如此難看,一看就知道是不倫不類的流匪!”當即就有人表達了對偽唐賊軍的蔑視。
“不錯,李逆自詡李唐後人,但是那裡有一點李唐的風采,盡是些不倫不類的東西,聽聞他們的官制不是六部,而是九部,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從古至今都是三省六部,他們卻是搞的什麼九部,一看就知道是鄉村愚民搞出來的笑話!”
這說話的人顯然是沒有得到關於偽唐王朝的最新情報,現在偽唐王朝的內閣已經不僅僅是九部了,而是已經發展到十部的。
而且大唐王朝派人給繼續擴張下去的話,十部很快就會變成十一部、十二部乃至更多。
不過這也不怪他們,他們能夠道聽途說知道大唐王朝有九部已經是很不容易了,畢竟如今大唐王朝對於外界而言,還是非常神秘的,大部分人都還認為他們只是一群土匪呢,哪怕是興泉府內,能夠知道大唐王朝真實情況的人也不多,更不要說在黎平府這邊了。
明軍陣營裡,最瞭解大唐王朝的人應當是蘇家康,蘇家康和大唐王朝打了一年多交道,當年還是他率軍把李家村給滅了呢,後來又是持續和大唐王朝打了一年多仗。
他對大唐王朝的瞭解還是比較深刻的。
但是可惜的是,現在的他還是大唐王朝的戰俘呢,自從被抓獲後就是一直被關在戰俘營裡,和其他幾個一同被俘虜,而且死活不肯歸順的明廷文武官員作伴。
這些明廷文武官員們的對大唐王朝的不瞭解,一方面是造成了他們對大唐王朝的輕視,而另外一方面也是造成了他們對大唐王朝極為恐慌。
輕視是因為他們一直堅定的認為大唐王朝只是一群土匪,而恐慌的是,他們不理解區區土匪怎麼就能夠拿下一府之地,而且還打到了黎平府來。
未知,才是最恐懼的!
喜歡山溝皇帝請大家收藏:()山溝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