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一眼,整齊說:“華麗衣料店,何方明!”
何方明已經回家好幾天,聽說攤位試點的事,為此介紹親戚去深地進貨,得不少好名聲。
這日,他正好在店裡畫冬季的服裝款式圖,見到林語晨和淳于芳,先驚後喜:“林大學生……淳于……”
“淳于芳!”淳于芳大方地笑說,一點不介意何方明沒有記下自己的名字。因為,她知道在未來何方明、乃至靈江市都會記得自己。
“何叔,你叫我林語晨就好。別客氣。我們來拜託你幫點小忙。”林語晨把來意說出。
何方明拍胸脯:“這是多高興的事,放心。我保證給你做最好的錦旗。你們要送哪裡啊?”
林語晨:“市局。”
何方明瞬間想起張茉莉那句:咱們在市局有人。
“哦哦,這樣啊,放心吧。明天……明天上午來取,怎麼樣?”
“正好。我們也想明天送完旗子就回老家。”淳于芳點頭。
何方明記下她們的要求,又問署名的單位、名字等。一聽說署名是“晨芳(國際)貿易、淳于芳”,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樣,還細細打量淳于芳一番。
隨後,他客氣地笑說兩句,準備去店後的作坊尋紅布、黃色的流蘇、布料。
林語晨好奇他現在的規模,問了聲:“何叔,方便我們去參觀嗎?”
“可以。”何方明想起火車上提防她的事,尷尬笑說,“林同學、淳于同學,你們別介意。這年頭尋到點做生意的門道不容易。吃這口飯就得多加小心”
“我們明白。”林語晨知道他是想起火車上的事,環顧店裡的服裝,岔開話題,“現在掛得是入秋的衣服呢。”
“對,我們都是早一季節上貨。現在,後面幾臺縫紉機已經在趕做入冬的呢大衣裡料。”何方明請兩人穿過店鋪後的小門,過了一座小院子進一處門庭。
搭棚造起的平房裡放著三臺縫紉機,一張裁床,幾名婦女在穿針引線縫制呢大衣。
“呢大衣原來是手工縫制啊?我一直以為是縫紉機踩出來呢。”淳于芳好奇說。
“呢布面料厚,縫紉機過不去。而且踩出來線腳不密。春夏秋裝的薄款可以用縫紉機,但是冬裝的呢大衣不行,裡料還是會用縫紉機。你看這邊,我從那邊帶回一批真絲面料,可以用縫紉機。大冬天啊,城裡女性也能穿上漂亮裙子。”
淳于芳想象真絲裙子配呢大衣的畫面,眼裡流露羨慕:“想著就覺得好看。”
林語晨笑:“以後,你也買得起。”
淳于芳重重地點頭。
何方明想兩人以後的身份不簡單,挑兩條大紅色的呢子長圍巾:“你們想著找我幫忙,是把何叔當朋友。這兩條圍巾是邊角料剩下製成,別嫌棄,入冬後可以戴。”
淳于芳連忙擺手:“我用不著。我去南邊讀書,哪裡用這個。語晨,她去北上,肯定用得上。”
“你不用可以送給阿姨。”林語晨笑說。
呢料圍巾的邊角用針線縫制,即使是邊角料,也賣的上價錢。
何方明這樣做是在釋放一個訊號:有來有往,日後多打交道。
何方明聽明白林語晨潛在的話意,一拍額頭:“瞧我。還有還有!”又取出幾塊呢子圍巾,笑說,“幫張同學也帶一條去,你們喜歡看著拿。我先去把你們的事交代一下。”
淳于芳看他走掉,靠近說:“何叔真大方。”
“……你是要去市局送錦旗的人。而且,雖然你還沒正式開張,也是一個公司的老闆,比他小打小鬧的店鋪可要厲害。”林語晨解釋著,挑條大紅色,“這個給茉莉吧。”又拿起一條藏青格子色,想起那塊去而不回的格子手帕,“倒挺適合他。”
淳于芳挑兩塊灰色和玫紅色:“我送給爸媽吧。”
“好,走吧。”林語晨環顧著工坊的環境,回憶前世靈省的服裝行業。
左思右想不記得有何方明這號人物。或許,深地一行,何方明被偷走錢後再沒有起來?
——不可能。店鋪在這,工人在這,機器也在這……周轉不過來不至於銷聲匿跡。大機率是他往後沒有做大做強。
“芳芳,若是幾年後你比他錢多,不妨拉他一把做大這行業。”林語晨貼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