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複製人類的基因,再次使他的容貌發生了一些變化,更加趨近於完美。
如果之前是85分的話,那麼現在已經有90分,對於異性來說,簡直就是大殺器。
“是該著手複製下一個能力了。”
陸寧早就想好了下一個要複製的目標人物。
對方就是——賀武。
賀武是誰?
賀武,男,漢族,1957年8月出生於杭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神經科學系教授,江浙大學特聘教授。
1982年畢業於江浙大學電機系。
1998年獲日本東京工業大學應用電子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神經科學系教授,明尼蘇達大學生物醫學功能成像與計算實驗室主任、生物醫學工程系本科生主任。
江浙大學系統科學與工程學系,光彪講座教授,特聘教授。
而陸寧為什麼會選擇賀武教授呢,因為對方是國內腦機介面的領軍人物。
其實我們華夏已經擁有了腦機介面的初步應運。
所謂腦機介面,就是在大腦和假肢等外部裝置之間建立一條直接傳輸大腦指令的通道,實現在脊髓及運動神經通路損壞但大腦皮層功能尚健全的情況下,腦部的訊號也能透過計算機解讀,直接控制外部裝置。
其實我國也一直致力於腦機介面領域的相關研究,並且在國際範圍內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早在 2012 年,國內就有團隊透過在猴子腦中植入微電極陣列,理解了猴子大腦中關於抓、勾、握、捏四種動作的神經訊號。2014 年該團隊開始嘗試在人腦內植入皮層腦電電極,使受試者可以透過“意念”操控機械手完成“石頭、剪刀、布”動作。
其中還有一個突破的例子。
張先生今年 72 歲,兩年前因為車禍造成第四頸髓層面損傷,四肢完全癱瘓。
江浙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透過“腦機介面技術”讓張先生可以用‘意念’控制機械臂,經過系統訓練後,現在不僅可以握手,還能拿飲料、吃油條、玩麻將...
北廈大學在 2001 年就實現了透過入侵式腦機介面控制滑鼠、控制電視各個按鍵。2006 年它們透過這種方式,控制兩個機器狗進行了一場足球比賽。
2017 年,華夏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及合作研究團隊提出任務相關成分分析演算法,將穩態視覺誘發電位腦機介面的通訊速率進一步提升到5.4 bits,最優結果達到6.3 bits,是截至2019年8月為止,有報道的最快頭皮腦電腦機介面系統。
陸寧為什麼對未來實現腦機介面和體感裝置那麼有自信,就是因為在他腦海中也有這方面的知識。
而且國內這方面的人才也很多。
而除了華夏外,美國的腦機介面技術更是也在不斷突破。
前期,陸寧打算複製國內幾位頂尖的腦機介面、神經學專家的能力。
後期,他將前往美國以其他國家,去複製其他國家專家這方面的能力。
而腦機介面技術,除了美國和華夏外,其他強國同樣在爭分奪秒的進行研究,以期望早日突破。
其中就包括瑞士、巴西、加拿大、西班牙、日本等等。
“我要在你們都還沒研究出來前,提前研究出來!”
陸寧心中豪氣沖霄。
ps網站的推薦果然是有很大作用的,昨天的收藏一下子多了,一日破百。
感謝大家的支援,求收藏推薦票月票。
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以後每人送一個腦機介面沉浸艙,讓你享受無與倫比的觸覺體驗!)
喜歡我能複製所有生物的能力請大家收藏:()我能複製所有生物的能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