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明初第一富商 > 第378章 力量匯總

第378章 力量匯總

推薦閱讀:

雖然幾年以來相對輕閒的生活也讓張小磊養成了比較清閒的習慣,不過大戰前後及大戰時期,各種工作還是繁忙了起來,不論在宮府之內還是宮府之外都是如此。

經過新朝二年到新朝五年以來的擴軍,整個近衛軍及新軍主力部隊擴充到了總計八萬人左右的規模,近衛軍系統也擴充到了兩萬人左右的規模。一次大戰數千人左右的傷亡損失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在輪換完畢之後整個大軍休整了兩日左右才似乎算真正恢復了類似以前的戰鬥力。

至此,崇明島上的兵力在經過召集補充之後也重新恢復到了八萬人左右的規模,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的水師集團三萬人自由;如果包括此時駐紮在東瀛、高麗、南洋各地在內的力量,崇明島中央所直屬的兵力增加到了十六萬人左右的規模。算是一支相當龐大的力量了。

全軍火力包括裝備近衛軍在內的輕型線膛火炮一百個連,五千四百火力小組;做為基本水師作戰力量的至少四千門百公斤左右的滑膛炮。廣泛裝備其餘十一萬海內外各處新軍數百個聯隊的五千門左右的滑膛炮;崇明島體系內的三十萬支無後座力霰彈銃、海內外其他新軍的十萬餘件火器。

此外,直屬中央體系在內的海上和水上力量也達到了二十萬總計載重噸的規模。

很顯然,經過軍工體系幾年的準備,直屬於中央直接控制的近衛軍和新軍集團用於的武器實力即便不計效能,只算紙面數量也開始明顯超越了海內外其他新軍力量。

同大大擴充的武器體系相比,彈藥方面似乎就不那麼充裕了。經歷了一次大仗的消耗之後,估算整個新軍隨時可以調動的體系在內,新標火藥或折算新標的黑火藥總規模大致在千餘噸左右的規模,彈藥總估摸五千噸左右。平均到陸海軍十數萬人,平均每人也僅僅只有三四十公斤左右的彈藥。這似乎距離理想中的目標還是有一定距離。

大戰帶來的繳獲,雖然彈藥上達不到印度硝石礦帶來的新標火藥的水準,卻在最大程度上給擴充輔助力量提供了便利。排除在戰役中損毀的四千多門火炮、質量測試中不太合格達不到標準類似數量的火炮,仍然挑選出了三千門左右的輕炮還有可以配備的三千噸左右的彈藥用於武裝還內外的新軍部隊。除此以外,勉強還算堪用的仿造的無後座力霰彈銃也繳獲到了很多,並選擇出在抽測中勉強合格的二十多萬支。

這樣一來,整個新軍及近衛軍體系的實力就擴充到一萬七千門各種火炮、六十萬件無後座力發射筒、包括各種爆破火藥在內九千噸左右的彈藥、武器彈藥總規模達到接近三萬噸左右規模。勉強達到了張小磊以前“所有大軍攜帶的武器彈藥都可以用馬匹挽載才足夠”的標準。面對內外各種對手,也顯然達到了作戰要求,如果繼續擴軍戰備下去,即便減去必要的留守力量,似乎火力整個世界的殖民戰爭來說也已經過剩了。

至少張小磊不相信經過蒙古人清理過一邊的歐亞大陸各集團還擁有著全民皆兵抵抗外來集團的尚武民風。

在進行這些武器彈藥的統計和匯總的時候,之前長期以來的一個猶豫,似乎也最終確定下來。

那就是:如果展開新一輪的擴張,向西征服蒙古化勢力範圍內的其他對手甚至包括這個時代的歐洲。陸路和海陸應該以那一路為重?

仔細算下來,很顯然仍然需要以海路為重。最為首要的問題當然是隨著火力和實力追求的不斷提高,很大程度上已經變成一支這個時代意義上“重灌化部隊”的新軍及近衛軍主力如果打算從中亞方向上進行陸路征討。大量武器彈藥輜重在內的攜帶就是一個很大程度上的問題。畢竟在這個時代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輕鬆的通行馬車的。如果對中亞方向上展開陸路征討,十萬人的大軍就算至少每人有一匹馬馱載武器彈藥,那也不過六千噸左右武器彈藥的攜帶能力。機動、糧草還顯然會帶來其他方面更多的需求。

而在水路方面顯然就沒有這個顧慮,十萬兵力規模加上十萬馬,還有幾萬噸規模的武器彈藥,也顯然在如今新朝擁有的水上遠洋運輸力量的攜帶範圍之內。

在作戰時間上,萬餘公里的遠征就算在經常換馬的情況下攻擊前進,考慮到細節上的各地超掠和分散作戰乃至清洗所需要的時間,就算往返回來的速度非常快,怎麼看也不會小於兩年時間。雖然說海路也有可能繞很遠的距離,但至少陸路作戰上的時間便利性就沒有了。

海上大軍遠征唯一的問題可能就在於水訓與海訓,可實際上這幾年的時間以來,至少中央直屬的作戰力量在這方面都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就這樣,一個山海兩路展開新一輪遠征的計劃就這樣形成了。這一次為了避免後方的一些問題,除了要在徹底蕩平國內的不安定因素,餘威由在的情況下展開遠征外。張小磊也計劃帶著宮府之內的許多人一同出戰。這樣就很可能避免少則一年半,多則可能長達兩三年時間大規模遠征活動中的種種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一輪對外擴張中的殖民軍應當投入多大兵力規模比較合適,之前張小磊有些顧慮的也是這個因素。如果山海兩路累計出動十七萬左右的兵力規模,最終可以留守於海外的力量大概也就是十萬人左右。控制多大程度上的地盤比較合適呢?

然而想到近代一些戰例,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並不難以回答了。就算一個地區舉族皆叛,上億民風強悍的地方湊的出千萬左右的紙面兵力就不錯了。這些臨時動員武裝,當然不是武裝到馬蹄的重型火器部隊的對手,十萬,最多十幾萬人左右的海外兵力對於這個時代的海外殖民來說應該是足夠的。近代的大英帝國在正常的情況下還不一定有這個規模的駐外總兵力。

(本章完)

喜歡明初第一豪強請大家收藏:()明初第一豪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大隋生存攻略 三國袁耀傳 醫館笑傳之我就是衙內 我的無限歷程 大秦帝師:我教嬴政成千古一帝! 三國最強特種兵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朕乃大明戰神 全服通緝 水逆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