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孫子也沒關係,我這不是還有小甜?”
一句話,把楊立明給噎回去了。
哼,小樣兒!
她兩個兒子就算沒出息,生不出來一個漂亮的小孫女,這不還有個現成的疼著寵著?
她老楊可就沒這樣的好福氣了!
楊立明不說話了。
都這麼多年了,說話還是這麼氣人的人!
也是夠了。
都不知道,她為什麼總要跟她湊在一起?
以後,再也不理她了!
楊立明與範淑芳是幾十年的老關係了,很明顯比李秀榮更加親近一些。
李秀榮也不理會兩個人鬥嘴,一個個拿起髮飾看著,十分有興趣。
“學生都能自己創業賺錢了,解放思想很重要啊!”
有什麼道理不讓廣大的婦女同志們自己創收?
尤其是那些在家待業的婦女同志們。
歸根結底,還是思想沒有解放。
“看起來,婦女工作還是沒有做好,要是婦女工作都做好了,就沒有這麼多待業的女同志了。”
楊立明立刻從李秀榮的話中領會到了精髓。
“你這是職業病!”範淑芳瞪了楊立明一眼說。
在婦聯乾的時間長了,不管別人說什麼,她都能與婦女工作掛鉤。
楊立明覺得,今天找到了新方向,對範淑芳這話,也就不計較了,反而回頭與蘇小甜等幾個人說話。
“你們好好幹,雖然賺錢不多,但總比干坐著要好。”
範淑芳說:“就是手工縫製太慢了,要是有縫紉機會快很多。”
蘇小甜笑著說:“縫紉機確實好,可是創業初級階段,只能這樣了,等什麼時候賺到買縫紉機的錢,倒是可以試試。”
她也想過買一臺縫紉機加工。
只是,一臺縫紉機要一百五十塊錢呢,建紅她們肯定拿不出這麼多的錢。
再說了,頭花髮飾都是小玩意兒,賺錢不多,一臺縫紉機,不知道要出售多少頭花才能賺出來。
建紅她們還是學生,就算有縫紉機,也不能總忙著賺錢,畢竟當下最主要的還是要好好讀書。
這可是一個有文化走天下的時代。
大學畢業,尤其是京城大學這樣的好大學畢業,將來前程遠大呢。
漢語言文學這個專業,在未來的很多年裡找工作都是很吃香的。
畢竟,不管是新聞出版、文藝宣傳、教學科研這樣的文化研究單位,還是以後從事編輯、採寫、宣傳、文案都可以,最不濟還可以選擇當老師、文秘這樣與文字能力密切相關的工作。
將來不怕沒有鐵飯碗可以端。
雖然未來商人賺錢很多,但國人更加喜歡的,還是端著體體面面的鐵飯碗。
蘇小甜也沒想過,以後讓同學們從事小商品加工或者小商品批發這些。
現在做小飾品賺錢,不過是提前體驗生活,順便賺錢貼補一下而已。
喜歡九個哥哥團寵小甜包請大家收藏:()九個哥哥團寵小甜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