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修一愣,好半晌沒回過神來,等他似乎明白過來蘇伶話中之意時,蘇伶已不在眼前。
……
來福領命去採購大量硫磺、硝石,木炭也得多買一些。
臨行前,蘇伶還特意叮囑,此事務必保密。
一夜之間,幽州城內的硫磺和硝石被搶購一空。
王府辦事,自是無人敢隨意打探。
看著堆滿一屋子的採購物資,魯修安排普通僕人去研磨木炭,高階的僕人則負責將硫磺和硝石研成粉末。
酒爵乃是一種肚大口小的酒具,酒館及大戶人家常用來分裝罈子酒,一般商店都有售賣。
就在眾人忙著研磨之時,魯修將一同前行的十名死侍和護院,集中到了一個特殊的院子裡。
所謂死侍,就是對主家忠心耿耿、誓死相隨之人,關鍵時刻可用性命阻擋企圖傷害主人的人,有些地方也稱之為供奉,這類人通常武藝高強。
蘇伶給魯修的人手裡,死侍有五人,護院同樣五人。
魯修依照後世特種兵的著裝思路,結合這個時代的服飾特點,為他們安排穿著。
每個人都身著夜行衣,緊身束腰,攜帶短刀,腰間別著一根能與短刀相接的長杆。
這樣的武器並非魯修憑空想象而來,它自古便有,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
當時這種箭匣很長,不少人曾對此議論紛紛,疑惑這樣的劍該如何抽出。
實際上,這種劍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長,劍刃不過一尺來長,劍柄設有護擋,劍首通常與劍柄大小相仿,只是上面會留有孔洞。
大家看到這兒,是不是會聯想到日本的武士刀?沒錯,日本也有類似的武器。
在秦時,這樣的刀被稱作劍,且名為君子劍,是單面開刃的。劍柄能夠入鞘,劍鞘上裝有璏,可取下固定在劍首的空洞處。
如此一來,劍鞘加上原本的劍,長度便會大幅增加,有點類似朴刀。裝璏除了能起護擋作用,握住此處還能讓劍握持得更牢固。
為了讓手雷能投擲得更遠,魯修決定研製彈弓。可惜這個時代沒有橡膠,他只好借鑑弓的製作方法,將弓胎一分為二,固定在馬樁之上。只要弓胎臂足夠長,產生的力量就足夠大。
魯修認為,如此設計的彈弓,能把手雷射出去二百米以上。
經過一夜忙碌,終於得到了大量粉末狀的硫硝碳粉。
魯修教會了此次出行人員如何裝填手雷,還在裡面摻雜了一些鐵釘以增強殺傷力。
傳授完這些後,魯修帶著來福找到府裡的木匠,著手製作彈弓。
加厚的彈臂固定在人字馬樁上,用牛筋做弦,牛皮製成包手雷的託板。
在演武場進行試驗後發現,力氣大的人竟能將手雷彈出三百米開外。
魯修讓來福記錄不同角度、不同力道下彈弓射出去的距離。
當天晚上,他又給此次即將外出作戰的人員,詳細講解了一番馬樁弓的使用。
雖說無法做到百分百精準,但能把手雷投進敵人的大營,魯修已然十分滿意。
按照後世三三編隊的方式,這個隊伍原本需要十二個人。投彈是個體力活,需要換人進行,就能保證投彈過程不會中斷。
最後,魯修選定了來福和另一名叫常威的護院,編入了這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