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批官員政績皆不差,而且在基層磨勘了好一段時間,只能說各人前來皆升官了,如主薄升成了知縣,知縣成了通判,通判成了知州。
但這兩次拓疆開土,讓許多候補官員一起歡呼雀躍。那麼多差官到了南方,後面得派官員填充,他們機會來了……
至於主薄呢?現在只有一百來名官員,那還有什麼主薄?
“如果大理百姓真象傳說中那麼兇惡,我豈能在幾月時間就將大理平定?”不過王巨還是制訂了律法,不得民間鬥毆,先動手者不論對錯,用拳頭者笞五十,用兇器者杖一百,然後再根據對錯判決。至於羈縻地區可能會抄掠,那就讓他們抄好了,為何請求章楶前來大理,就是用兵的,只要前面一抄,後面正好用兵平定,改土歸流。
王巨又說道:“這些管事將會協助你們兩個月時間,讓你們先行熟悉。”
“這個好啊。”章楶眼睛一亮。
但王巨也不僅是權宜之計,這些管事在管理過程,或者經營過程中,也是進一步很好的磨礪,過了兩個月,秋風起,他們一個個回到廣州,隨海船去海外,就可以順利地擔任海外各市的官員或者各個產業的主管了。
其實海外那攤子太大,現在也有了一些亂象。
“但在你們各自未赴任前,我再讓黃醇之對你們進行培訓。”王巨又說道。
一是讓他們熟悉大理各地的情況,二是讓黃驊教導他們如何去治理這一方百姓,以及處理民族關係,與當地的風俗習慣。不然對於這些官員來說,來到大理,完全是一門子黑。
當然,以後上了軌道。朝廷也瞭解這裡的所有情況,那就好治理了。
如果官員貪苛,就象王巨所說的。不要說大理,即便在中原。也會官逼民反。
其實大理還要好一點,終是地廣人稀之所。反而東南因為人口稠密,以後壓力越來越大。不然何來的方臘起義土壤?方臘之所以能順利剿滅,乃是方臘胡作非為,據傳滅掉方臘後,在一個山洞裡找到無數關押的婦人,全部赤身裸體,供方臘手下所謂的“義軍”玩樂。結果方臘滅亡,這些婦人一起逃出山窟,導致幾十裡都是赤身裸體的婦人在瘋狂地逃竄。否則那次說不定就讓方臘得勢了,以後說不定還能成為抗金英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巨說著,讓黃驊將他們帶下去“培訓”。
不過章楶臉色仍很慎重,大理不象兩廣,對中原認同,這裡百姓對中原的認同度並不高,以後想要順利治理這裡,依然很難。那怕王巨將許多地區改土歸流了。
“子安,有多少地區改土歸流?”
王巨拿出一張大地圖,還有許多地區沒有平定。圖上只標了平定的地區,全部綠色的是改土歸流的地區,灰色是羈縻地區,但以後可以改土歸流,褐色則是無法改土歸流的地區。
“無法改土歸流?”
“有各種原因,”王巨說道,主要就是地形,章楶未來時,王巨帶著一撥兵馬翻過了高黎貢山。山那邊就是面積廣大的騰衝府地區,如果按後世疆域劃分。實際就是整個緬甸的西北地區,現在都屬於大理的羈縻地區。
所以為什麼需要段正明呢。並且讓大段正明以後的爵號為雲南郡王,一部分是為了安撫境內的百姓,利於平叛,一部分就是便於安撫這些羈糜地區的各蠻部。
但王巨此行用意非是招安,在大理南方就是蒲甘國,十幾年前蒲甘國王阿奴律陀用兵大理,可能因為遭到了大理頑強狙擊,可能是因為道路遙遠,後勤不便,兩國不勝不敗,於是和解,阿奴律陀率軍撤回,但讓景曨地區西部,以及永昌府南部的撣邦地區各酋長紛紛向蒲甘國倒戈,因此從疆域上,這一片地區就屬於蒲甘國了。
王巨眼光盯著蒲甘國,倒不是想爭這些羈縻地區,而是怕蒲甘國進一步強大後,會對大理構成威脅。
另外就是從地緣上,王巨也想得到蒲甘國,那麼就可以打通一條道路,直接與海上貿易聯絡在一起了。這個意義不僅能造福大理,甚至都能造福到巴蜀百姓。
而且想用兵也比較簡單,章楶來了,就是最好的助手,隨便找一個藉口就能用兵了,並且正好將大理平定得差不多,天氣也進入了冬季,正是用兵蒲甘國的時候。
因此他到了騰衝府邊緣地區轉了轉,應當來說,蒲甘國與騰衝府邊緣地區情況差不多。
結果看了後,立即熄滅了這個想法。
太落後了,因此某種意義上來說,大理周邊對於宋朝許多官員,是另一個世界。
在這片地區能看到原始社會、半原始半奴隸社會、奴隸社會、半封建半奴隸社會……
比大理多姿多彩的地形還要複雜。
“果我如所料……”章楶聽王巨將詳細的情況講完,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