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雙保險 (第2/3頁)

推薦閱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用遼國的命令,這支阻卜騎兵想進入夏州城也十分容易的,只要他們進了城,西夏人又不備,很容易地就完成了王巨的指示。

這就是投名狀。

密使面露難色,這樣做宋人是開心了,但遼國要拼命了。

“你們難道不如一群不開化的生女真人?遼國已經末落了,不能佩稱為草原上的霸主。而且生女真孤立無援,但你們阻卜人只要棄暗投明,背後站著的可是我們大宋。”

趙頊活著,肯定會對阻卜人進行變相的支援,未必會出兵相助,但可以換作其他方式。不過趙頊一死,那就不好說了。

然而王巨絕對不是忽悠!

“某帶你看一看一些器甲。”

神臂弓火炮的啥,是不可能支援阻卜人了,朝廷也不可能同意。

但宋朝不乏其他犀利的武器,王巨讓王紫山拿來幾套馬甲、馬刀,以及一種新式弓箭,它還是複合弓,不過隨著宋朝這些年不斷地開拓疆域,特別拿下了河湟地區,得到了大量戰馬,由此武裝了許多騎兵。

王巨發現原有的弓箭皆不適合騎兵使用,包括原先兩種複合弓,黑漆弓、黃樺弓、白樺弓與麻背弓。於是王巨讓軍器監的弓匠做了反覆改進,研發出一種新式弓種,它頗類似明朝小稍弓與西番木弓的結合體。當然,王巨是不知道明朝小稍弓是什麼樣子了,它的射程與穿透力皆不及原先的幾種複合弓,不過對拉力要求更低,放箭更簡便,這也意味著它雖然縮短了射程,但放箭更方便更迅速。

經過反覆改進,現在已經全面地在宋朝騎兵中廣為推廣。

這幾種甲刀弓箭有何威力,這批阻卜戰士可是親身體驗過了。

王巨又讓這個密使親身體驗一番,然後說道:“只要你們能完成某的條件,某派人將你們送出陰山,便立即交給你們一萬把這種馬刀與戰弓,同時還交付給你們十萬支箭,五千套馬鎧。”

這批武器不計運費,僅是造價成本就達到了二十多萬貫。

但只要阻卜人與遼國反目成仇,那也是值得的。

不僅是這個條件,還有一個更讓阻卜人心動的條件。

王巨又將他帶到地圖前,指著地圖說:“不久我軍就可以平滅西夏了,而且一部軍隊已經抵達居延海。”

這個密使莫明其妙。

王巨又說道:“你們阻卜的馬匹價格低賤,但在我朝一匹優良的戰馬能達到五六十貫錢,普通戰馬也能達到三十貫。你知道一貫錢價值多少嗎?在我朝一匹粗絹只值一貫錢。”

現在的貫是新貫,標準的一千文錢,如果在產絹地,實際一貫錢能買到一匹很不錯的絹帛!

不用此做比較,王巨還真擔心這些阻卜人弄不清楚相關的物價。

為什麼說這番話呢,遼國真的不缺少戰馬,就象前年五月,遼國盤查全國牧馬數量,發覺牧馬因為繁殖增加,數量達到了百萬,於是賞賜各個群牧官。這僅是統計上來的牧馬數量,實際數量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但做為“戰略性武器”,遼國寧肯戰馬凍死,也禁止各部族用戰馬與宋朝貿易。因此宋朝這邊馬匹貴得要死,但遼國一些偏遠地區的馬匹價格低得嚇人。

由是出現了一種奇怪的貿易,西夏用青鹽運向遼國西山,用此向白達旦人換來大批戰馬,良馬留下,劣馬再送到保安軍與宋朝交易。僅僅付出一點青鹽,一轉手就得到了大批良馬,外加各種宋朝商貨。

白達旦那邊還要好一點,終離西夏與宋朝不是太遠,象生女真那邊往往一口鐵鍋就能換來一匹良馬。阻卜馬價雖不可能低到這一步,但也低得出奇,一兩匹粗絹則能換來一匹良馬了。

王巨所以說這番話是告訴他,我們宋朝拿下西夏了,並且也拿下居延海了,從居延海到阻卜核心地區窩魯朵城還有一千多公里,但居延海北方就有著一些遊牧部族,只是因為他們逐水草而牧,居無定所罷了,這些遊牧民族也多是阻卜人了。

如果商路打通,阻卜人則可以從居延海順著弱水川南下到達甘州,或者向東,到達賀蘭山。

現在宋朝佔據著這些地區,也就意味著戰馬可以公平的交易。

不指望一匹馬賣給宋朝換來三十匹絹吧,最少也能換來十來匹絹。

那意味著什麼?

還有呢。

最新小說: 我的無限歷程 大秦帝師:我教嬴政成千古一帝! 三國最強特種兵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朕乃大明戰神 全服通緝 水逆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