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txt > 第二十二章 禍福

第二十二章 禍福 (第2/2頁)

為什麼斬殺青澗城三名小校,王巨知道原因。

那便是種世衡留下的營田見作品相關)。程勘斬殺三名小校,無疑是針對這個營田而去,再用三名小校殺雞賅猴,恐嚇私鹽商販。

而且治轄內出了這檔子事,程勘不用說會惱羞成怒,他會恨餘峰這些軍中敗類,同樣會恨朱家這些膽大包天的私鹽販子,以及王家寨這群騾子。

尋找線索只是一個藉口,一旦讓程勘得知了真相,相信接下來所有當天參與的人會有一半人頭落地,包括王巨在內!這正是他擔心的地方。

“那群人還沒有查到嗎?”

“沒有。”

“奇怪,那是一百多號人,他們能藏在什麼地方?”

問題就出在這群蜂盜身上。

其實私鹽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自李元昊叛變後,延州變得無比重要,知州一個比一個來頭大,比如趙禎老師範雍,名將趙振,多次擔任過陝西與河北轉運使的張存,范仲淹,龐籍,慶曆間言臣中最有美才者之一的沈邈,戲劇狸貓換太子中的程琳,宋朝名將李繼隆之子李昭亮,狄青,慶曆間比較活躍的大臣施昌言,與包拯齊名的吳育,夏竦長子夏仁清,呂夷簡長子呂公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新知州程勘來頭大,但在這些人當中只能算是一般。

為什麼他們不敢深碰私鹽?

利益圈太大了。

論耿直包拯算是厲害的吧。

宋真宗時國家田畝達到五百多萬頃,因為要應付西北戰爭費用,朝廷兩稅增加,主觀許多主戶也想逃避兩稅,於是隱田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明明國家開墾了許多新的耕田,但宋朝籍田只有三百來萬頃。

並且數量越來越少。

朝廷想解決,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就是免去兩稅或者下降兩稅,可國家支出嚴重,朝廷根本做不到,不想兩稅減少,那麼只有在這個田畝上均攤,貧困百姓卻會貧者越貧。第二個辦法便是查隱田。

朝廷大臣孫琳與郭諮創立了千步方田法,正好不久包拯判三司使,於是趙禎便讓包拯領查隱田一案,包拯也帶了幾個得力大臣下去查訪,可不久便不了了之。

利益圈太大了,即便包拯也啃不動,於其牙齒啃掉光了都不會留下一個牙印,還不如不查呢。

陝西邊陲利益圈更大,一年最少是十幾萬石,甚至二十萬石青鹽,價值幾何?況且非是青鹽,西夏的牧畜、皮毛、藥材、珠寶、香料、良弓夏國劍,宋朝的糧食、絲綢布匹、茶葉、金銀銅鐵、以及各種手工業製品,牽連了太多太多人的利益。比如河北,因為遼國私鹽的流入,國家從北澶州開始,不得不實行通商法鹽政。無法禁!

因此淮鹽浙鹽廣鹽一直查得轟轟烈烈,甚至導致一些小規模的造反與起義,但宋朝始終在陝西實行疏導政策,範祥、包拯、薛向……

這也是比較高明的做法,就象明朝,鄭和下西洋花了不少錢,於是燒寶船圖紙,禁海。然後真倭寇假倭寇一起來了。

相信程勘不可能不知道。

關健還是在這群蜂盜上,不僅冒允盜匪殺了許多百姓,還殺害了許多同僚官兵,一天不捉拿歸案,朝廷必緊逼一天。

程勘只好從另一邊著手。

“倒是有一條好訊息,老夫聽聞朝廷即將調虎翼營兵士來代替振武營。”

王巨為什麼讓其他寨子百姓領人頭請賞,又弄出那些似是而非的“藏寶”圖,一是為了逃跑,那天山道一戰有許多兵盜逃走了,他們回去能不搬來援兵殺人滅口嗎?最少過來找線索吧。然而經王巨一弄,許多寨民在找寶藏,他們上哪兒找線索去?並且這一鬧,事情就大了,也將這群隱在暗中的兵盜逼出來。不然以後他們一旦查出來,對朱家不利,對王家寨更不利。

搭成心願。

但隱患還沒有消除。

程勘要找他們,可能餘峰也在找他們。

早知如此,那天我就不去做背騾子。不過那天他若不去,王家寨肯定會死很多人,他自己說不定還抱著一本破論語苦讀,不知前程,早晚還是被逼得去做騾子。

“老子說得對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小郎,中的也。現在只有一個法子,你回去後再次囑咐寨中鄉親保守秘密,反正朝廷命官更替頻繁,程公早晚會調往他處任職。程公離開了,此案也就結束了。”

只能如此。

但這種被動,王巨卻是不喜。

“得想一個辦法。”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