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安頓好的保捷軍開始準備過一個快樂的新年,有了良田之收成,關健他們不用納兩稅,還有緡錢的收入。
宋朝正軍收入五花八門,料錢、月糧、春冬衣、郊祀賞賜、特支錢、雪寒錢、柴炭錢、銀鞋錢、薪水錢,立戰功還有軍賞,外戍時還有口券。
免的就是糧布,其他的基本沒有免。因此一年還可以領十幾貫的緡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幾人看到的是士氣高昂。
第二批的屯兵也不錯,雖然他們現在還沒有收穫,不過收穫在即。
這種精神面貌是好情況,然而幾人立即發現了一個問題。
保捷軍的裝備,特別是新兵的裝備,幾乎沒有!
“鎧甲就算了,怎麼連兵器都短缺?”苗授問。這一行人當中種診因為年齡的關係,只擔任了一個指使。真正負責訓練的是苗授,次之王君萬,再次之姚麟。
幾個接到任命後,同樣有點小激動。
近五萬兵馬的訓練,也等於是讓他們統領了。豈能不激動?
但看到這種情況他們不樂意了,再說章楶挑出來計程車兵真的不錯,個個虎背熊腰。一看都是虎賁之士。當然,這種精神面貌與體魄未必上了戰場就管用。
比如他們放在王巨或蔡挺麾下。能打勝仗,會有大量賞賜,才會產生真正計程車氣與信心。如果放在孫沔與陸詵帳下,能有信心嗎?李靖的部下來了,也打不好仗了。
但首先的前提就是士兵要魁梧,士兵魁梧才能有力氣。次之訓練,宋朝制度重訓練,可到實際當中。沒有人當成一回事。包括一些指使本人,甚至十幾斤東西都不願意提,而是僱一個小廝去提著,跟在後面回家。
官員帶的頭,他們要做官老爺享清福,抱妹妹,觀歌舞,這些將領同樣也想做兵老爺,將領帶著頭腐敗,下面訓練哪裡會有?
其次是裝備。沒有裝備,連正常訓練都成問題了,就不要說作戰。
就是陳慶之這樣的妖人吧。手下那七千人也要有裝備吧。
苗授又問王君萬:“王將軍,去年不是淘汰了許多禁兵嗎?怎麼不見鎧甲?”
“苗將軍,這個我還真知道,去年淘汰得不是那麼嚴格,首先是吃空餉的不能算……”說到這裡王君萬也冒出一點冷汗,當時卻將他嚇著了,吃空餉各營都有,他在秦州的那一營也有,並且不少。吃了五十六名空餉。不過校式武藝時,他表現出眾。大約看到了這一點。最後清查各指使與都頭時,兩個中使放過了他。
不然他去年就回家種田去了。哪會有今天。
“空餉一去,真正淘汰的老弱病殘官兵並不多,至於廂兵的那邊更不能計算了。這些官員淘汰下去,是多餘了一些鎧甲武器,不過這些鎧甲多是皮甲、紙甲與布甲,名為鎧甲,實為衣服,當衣服穿的,如何計算?即便有真正的鐵甲,各指使重新組營時,也在各營內進行了換裝。不會有多餘的鎧甲冒出來的。倒是有一些兵器……”
“這個我都知道,京兆府送來了一些兵器,然而都是劣制兵器,提刀還不及百姓手中的朴刀犀利,弓弩一拉便斷掉了,不能用,於是章籤判索性一起送回去,讓作院回爐或銷燬了。”趙度在邊上說道。
“那不能就這樣練兵吧?”苗授蹙眉道。這個說快也快的,還有幾個月就到了大練兵之時,難道讓士兵練拳頭啊?
“章籤判上了奏章,提到此事了,不過西府答覆是今年財政困難,難以為繼,先讓下面將各營士兵組織起來,以修渠為主。”
“財政再困難,不能耽擱士兵器甲吧,這些士兵說上戰場就上戰場的。”
“兩位不用擔心,相信明公會有辦法。”姚麟說道。
“不錯,”苗授與王君萬眼前一亮。
趙度急了,在邊上弱弱地說道:“你們可知道一個士兵裝備起來得需要多少錢帛?”
一套鎧甲,四十貫,提刀或其他兵器,加上弓一副,箭二十支,十貫。這是五十貫錢。還有呢,一旦訓練起來,跌打損傷,難免會發生,要準備草藥,一旦行軍,帳蓬,開路鋪橋的器械,以及其他種種,又得要二十三貫。但這個二三十貫可以不急了。然而前面五十貫則是必須準備的。
若是騎兵,那需用會更高,還要加上一匹價值五十貫的戰馬。
如果象華池縣那樣,準備一千多蕃騎,王巨有這個能力。就是那樣,還沒有裝備齊整呢。但現在多少新兵,四十六營,兩萬三千人,得要一百多萬貫才能裝備齊整。
王巨上哪兒弄這麼多錢?
然而姚麟信心百倍,說道:“兩位莫急,既然明公讓我們來了,不會讓我們為難的,他一定會有辦法。我們先看看,瞭解情況後等明公返回再說吧。”
趙度鬱悶了,信任是一件好事,可是這個過度信任,那未必是好事了。王巨是人,非是神,這麼多錢帛,上哪兒想辦法去?(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