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交趾就滅掉了?”趙頊又不解地問了一句。
幾個大佬都是精明強幹的人,立即聽出趙頊話音不對。不是滅掉交趾不好,王巨南下,不正是為了滅掉交趾?而是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趙頊隱隱有些擔心。
馮京說道:“陛下,雖是流民,實際中間夾雜著官兵。”
當然,能滅掉交趾,讓馮京心中也有些小高興,這才是宋朝自滅掉北漢後,再一次真正滅掉了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很殘忍的國家。
不過王巨滅掉交趾這種方式,讓馮京同樣有些不喜。
王珪則說道:“陛下,除了裡面有官兵外,還有交趾國家小,因此兩波流民席捲後,交趾必破無疑。”
這是交趾,放到宋朝就不管用了,皇上,你不要多想哪。
實際若非是一群又愚又笨的土著人,而且各自散亂,不宜真正做到指揮如一,而是換成宋朝百姓的話,兩次流民數量一旦達到一百多萬,即便是宋朝,不滅,也能好好喝上一壺了。
但王巨上哪兒弄來一百多萬宋朝的流民,並且讓他們主動席捲宋朝?
即便王波李順起義時,巴蜀主戶那麼兇殘,旁戶過得那麼悽慘,兩人打出了均田賦的口號,也沒有帶動近百萬的百姓席捲。
老王又說道:“再者,交趾先敗於郭逵,再敗於天德府,再敗於南海,無兵無將,流民又多,因此滅亡。”
基本原因,兩人說了出來。
老王繼續說道:“陛下,全國戶數達到了一千五百八十七萬餘戶。”
王巨又請求遷徙百姓了,趙頊派皇城司的人下去暗查,又讓中書將全國戶數再次統計了一下。
也就是他即位以後,戶數又增漲了一百六十多萬戶。這還是在數次災害之後,增漲的數量。
相比於這個一百六十多萬戶,王巨遷徙了多少戶?還不足其零頭的一半之數。
宋朝人煙太稠密了,而且經過王巨反覆說,大夥都知道如今宋朝人口稠密不是對國家有利,而是漸漸對國家產生危害。
“陛下,向海外遷徙百姓,也是一個化解之策,不過陛下要任命官員管理起來,否則海外的百姓越來越多,早晚必亂,海商們望朝廷遷徙百姓,僅是為了謀利,一旦動亂,他們核算成本,若是太高,必然不顧之。那非是愛民,而是害民。”呂公著說道。
呂公著也非是愛民……而是這支強大的力量脫離於朝廷管轄,讓呂公著也不安。
“如何管理,朝廷至今並無章程。”
“陛下,南方事定,可詔王巨回京,共同協商。”老王說道。
趙頊走了幾步,王巨推薦了章惇,恐怕也料到自己不久被召回,因此南方必須有一個強力的大臣主持。
而且未來也未必很太平,這波難民退了,必然會有一些交趾百姓返回,也必然會產生衝突。況且周邊還有一些國家,到時候為疆界也會產生爭執。所以王巨看到章惇在梅山蠻與南北江中的表現,才推薦了章惇。
問題是上哪兒弄來這麼多百姓遷往交趾?
那是交趾,比嶺南更偏遠的南方!
呂公著說道:“雖如此,這次滅交趾,終於大宋之辱事也,史冊都不宜載之。”
滅交趾是好的,可這個手段太殘忍,所以王巨雖有功,但也有大過。
話外音——就是調回來,也不能任命高官!(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