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下馬 (第3/3頁)

推薦閱讀:

…………

“快到了,”陶青舉著望遠鏡說道。

王巨送來的糧食一共分成兩批,一批是潤州。其實到杭州,利於船隻停泊,裝卸,不過那樣速度就慢了。現在直接將船從長江隨漲潮駛入潤州,朝廷也方便將大大小小的河船立即從長江各地調集過來。然後裝卸到各條河船上,利用汴水漕運運向北方各地。

其實這是長江在縮窄,否則象唐朝那樣,王巨都想將船隻駛入揚州唐朝長江口更寬,因此唐朝後期,許多海船是直接駛入到揚州,但在宋朝就不行了)。

然而在潤州有一條不大方便,非是購貨。船卸了糧食,還要帶貨物走,不能放空船離開。那無疑加大的成本。

這個問題不大,因為這批船會採購一些貨物。去倭國或高麗換糧食回來。雖然不合規矩指必須在市舶司處買賣),然而這是義舉,官府不會為難,處處放綠燈。

但最大的不便之處,就是潤州不能停泊這麼多船。

特別這時對港口要求很挑剔,畢竟船隻一年只能來回航運一次,大多數時間是停泊在港口的,所以港口必須能容納許多船隻停泊。潤州顯然沒有這條件。那麼必須卸好貨過後,立即採辦貨物,迅速離開。讓後面的船靠上。

所以潤州的船隻數量不多,而且是分批到達。

主要的大部隊是在密州。

密州的知州是蘇東坡,今年春天剛到。

但總的來說,這一年密州災情不重,否則大蘇不會義意氣風發地寫下那首豪邁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從密州將糧食再調到各處,損耗不提了,官吏再伸手撈一點,可能只有一半糧食到了災民手中。

王安石那時還未下去。大家便商議決定,讓災民前去密州就食。

這一來,大蘇悲催了。

那麼多災民到來。得派人維護治安,還有搭災棚,粥棚。

並且要將災民打亂,否則一旦來了幾十萬災民,天氣漸漸熱了,萬一有一個瘧疾的什麼傳染病,正好變法派對他恨之入骨,那麼等著倒黴吧。

因此王巨接到訊息後,寫了一封信給大蘇。意思勞煩你了。

就不知道大蘇會不會給他面子,儘管他暗中替大蘇將他所有債務一起償還了。與小蘇關係一直不錯,不時地相互書信往來。但在這時候。戾氣沖天,大夥講的不是中國古典式的知恩圖報,而是文革式的“大義滅親”。

與這批糧食無關,因為接下來還要做一件事。

船隊徐徐以駛向密州港,港口不是後世的青島,而是雲河入海口處的板橋鎮膠縣)唐家灣,因為這裡有膠州灣之隔,平時風浪較小,水面寬廣,足以停泊許多船隻。而且水深,那麼就能讓較大的海船進來,反觀幾個黃河入海口處就不行了,那怕是出了大海,因為泥沙淤積,稍大的船隻因為吃水深便會擱淺。

它的背後又是山東各州縣,再往前去又可以利用濟水五丈河,或者黃河各條支流與京城或河北路各州府溝通。

因此趙頊接受了王巨提議後,這個港口迅速繁榮起來。不僅與高麗倭國來往,還有一些南方船隻直接航行到這裡,互通有無,甚至一些廣州的船隻也航行到這裡,將嶺南的貨物帶來,再將河北山東的貨物帶到嶺南,專門就在國內跑。

“看來官府有了準備。”陶青又說。

看到他們來了,原先停泊的船隻一起讓到另一側,餘下半側空蕩蕩的,專門留給他們停泊,又有一隊衙役在維護著秩序。

陶青又用望遠鏡繼續看著,他看到了許多災民。

餓得受不了,聽聞密州港有糧食,朝廷讓他們前去就食,一下子無數飢腸轆轆的災民不由官府組織,就湧向了板橋鎮這裡。

這與陶青、張銓之無關,他們負責的只是將糧食卸下來,如何賑災,則交給密州官員去處理。

越來越近,有些偏風。

各艘船上的水手不停地換著側帆,以便校正風向。

但主帆陸續放了下去,船速也變得越來越慢,臨近港口處,各艘船隻開始停泊。船隻停泊,特別是海船在各個海港停泊,那絕對是一門技術,花了很長時間才陸續泊好。不過一百多艘大型海船,依次停泊在一起,帆杆林立,看上去極是壯觀。

陶青與張銓之也站起身,準備下船,與官府進行交接。突然一大群災民,向他們這邊跑過來。黑壓壓的一大片,臉上皆露出兇惡興奮的神情……(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