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紀太差,務必整頓軍紀,沒有軍紀,這支軍隊休想打好仗。
戰鬥力太差,必須強軍練兵。
然後……淺攻!
這個戰術不是章楶發明的,首提者乃是范仲淹,只不過他沒有想清楚,因此思路不清晰,加上宋夏和平了,這條策略朝廷沒有采納,直到章楶懲戒熙寧伐夏之敗,才將它完善。
那麼何謂淺攻,首先得要有一支紀軍嚴明,戰鬥力強大的軍隊,次之組織一支精明強幹的斥候部隊,能使主將迅速得到對方的情報。
然後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人來了,我軍迅速退回來,由堡砦防禦,敵人走了,我軍進入敵境掃蕩,一步步蠶食橫山。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區別對待,拉攏一部分對宋朝好感的部落,掃蕩對宋朝一直仇視的部落。
這條方法雖然速度緩慢,但風險性不大,而且逼得西夏與宋朝比拼消耗,西夏能耗得起嗎?
只要持之以衡地實施,不用幾十年,西夏因為戰火連連,百姓貧困,自己兒就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才是對付西夏類似侵耕屈野河的辦法。
而且這種穩重的策略會讓程勘喜歡。
想好了思路,再次在腦海裡進行文字加工。
反正時間太寬裕了,整整一天時間,不用急。
直到兵士送來午飯,王巨第二篇策文才寫好。李萬元在不遠處問:“妹夫,如何?”
監考的胥吏走過來,說道:“勿得交頭接耳。”
但他認識李萬元,因此語氣也不嚴厲。
李萬元吐了吐舌頭。
王巨未說話,但點了點頭,又投去疑問的眼神,那意思你考得怎麼樣啦?
李萬元拼命地搖頭。
吃過午飯,王巨開始想第三策,這時候開始有學子忍無可忍,可能認為只能寫到這一步了,陸續地交卷。
對交卷的態度王巨與張載一樣,早交卷光榮啊,或者考官給你加分哪?
他繼續想著第三策。
但王巨懷疑程勘是不是在拍趙曙的馬屁,這個英宗幾乎也差點做到了三年不言,隨之隔屁。
當然這個肯定不能寫的。
想了一會,迅速理出思路。
首先這個三年不言不是反面教材,人家商高宗乃是孝順。
這就可以做文章了,孝為人倫之首,連父母都不孝了,那能忠君愛民?那怕身為人君也得要孝,這樣才能替天下百姓做個榜樣。若是人君不孝,百姓跟著不孝,人倫大壞,綱常不振,國家危矣。
有點酸,但在這時候大家都吃這一套,想高中,只好寫了。
但是逝者已逝,生者還生,做為平常百姓,除了對死者盡孝外,還要為活著的人負責,教育子女,友愛兄弟,孝順活著的長輩。作為臣子,還要上輔君王,下治百姓。作為人君,還要富強國家,使百姓安居樂業。因此盡孝重要,後面也重要。
三年不言,自是常事,不能長矣。
但這樣寫,不是策,而是論了。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