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南國山河 (第3/3頁)

推薦閱讀:

陶弼又說道:“而且我朝撤軍後,交趾那個太監李常傑猖狂地寫了一首詩,南國山河南定居。截然定分在天書。如何逆虜來侵犯,汝等行看取敗虛。”

說完了,陶弼氣得發抖。

“哦。”王巨道,似乎有點熟悉。

他想了想,說:“我來寫奏章。”

就伏在陶弼案桌上寫這道奏摺,說了百姓的事,說了這首詩。皇上,各位大佬,這就是現在交趾的想法,你們別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了。

還有一件事,事關鎧甲。

在王巨推動下,如今宋朝七成將士換裝了。一半將士換上了新式鎧甲。不過那是魚鱗甲,當然,論防禦性,魚鱗甲很先進的,不過它與板甲一樣,過於沉重,即便王巨用了新式鋼,又做了反覆改進,重量仍達到了三十斤。重量還好一點,最少比原來宋朝的鎧甲輕了許多。主要它的透氣性差。

因此王巨請求朝廷。讓軍監甲全力開工,打造出一批鎖子甲。這種鎧甲據說是從西域傳到中原的。雖然重量比較輕,只有二十來斤,但因為合格的鎖子甲製作同樣複雜繁瑣,鎧甲成本不是鋼鐵成本,主要就是製作成本,這也意味成本還是很高,可它的防禦性又比較差,因此在宋朝漸漸淘汰。

但現在王巨讓軍器監重新將它搬上舞臺,要的就是這個透氣性,南方太熱了。

可是南方這些國家,包括交趾在內,弓箭不是很犀利,那麼對鎧甲的防禦性要求也可以適當降低。

實際早在熙寧七年,王巨就說過,並且現在海外那攤子,幾乎是清一色的鎖子甲,不過王巨就沒有提了。

但朝中諸位大佬皆以為交趾是一個小國家,揮揮手就滅掉了,然而製作了這些鎖子甲,一副鎧甲要好幾十貫成本,去了北方戰場又不適用,純粹是浪費,於是沒有采納。

不知道朝廷這一回聽不聽從,如果不聽從,王巨又只好單幹了。

“鎖子甲?”

“陶公認為如何?”

“這是好主意,難怪子安百戰百勝。”

“不要高估了我的能力,論軍事水平,我與你所說那個太監不相上下,甚至可以說他比我還要勝過一籌。”

“這怎麼可能?”

王巨笑笑,這個李常傑拋開敵我,確實是一名罕見的將才,與太監無關。

據黃良打探來的訊息,說幾年前正是此人擊敗占城軍,李常傑生生追到真臘,將佔城國王陀羅跋摩三世)生擒活捉,陀羅跋摩變成了膝下囚,只好割讓了地哩、麻令與佈政三州給李朝,李常傑這才將這個陀羅跋摩釋放。

隨後占城內亂,陀羅跋摩投奔李朝,想要李朝替他將佔城新國王訶梨跋摩三世)趕出王位,不過這次李常傑沒有成功。

但這一戰,占城打得也很慘,不過占城不老實,他們派出使者,告訴王安石,我們主動進攻了交趾,讓交趾衰弱至“餘眾不萬人”,如果宋朝出兵,我們兩國聯手,一舉將交趾滅掉。王安石不知究裡,更沒有派斥候打探一下,與趙頊匆匆命令郭逵南下了。結果郭逵大軍一路丟死屍,占城的軍隊卻連一個毛影也未看到。

因此這個李常傑,如果公正的評價,幾乎能達到章楶與王韶的高度。

只是交趾國力小,掣肘了他才能的發揮。

但王巨也不懼,那怕李常傑就是耶律休哥那樣的戰神存在,交趾終是一個小國家!

王巨寫好奏摺,蓋上印章,這個得用快馬送往京城。

兩人繼續商議了良久,王巨這才離開州衙,王巨來到王紫川找好的客棧。謝晨問:“陶公如何?”

那個左詩書,右孫吳的啥別當真,西北還有韓範呢,什麼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範,西夏聞之驚破膽。那個更不能當真,如果韓琦與范仲淹有那麼大本事,慶曆戰爭也不會打得如此窩囊。

不要說宋軍弱,也不提好水川與三川口宋軍將士的頑強表現了,就說陳慶之,他帶著北上的軍隊戰鬥力應當更弱。

如果陶弼真有吳起孫子的本領,這一戰同樣不會敗,郭逵又如何,照樣能將郭逵架空指揮。

只能說陶弼略懂軍事,這也滿足了,最少比不懂的強。

不過他們前來最擔心的就是陶弼愛民,愛民本來是好事,就怕“博愛”,那麼王巨的計劃就很難實現,畢竟邕州才是真正的前線。

王巨說道:“還好,大約交趾作孽太過厲害,即便是陶弼,對他們也恨之入骨。”

謝晨舒了一口氣。

關健就是邕州,所以王巨接到朝廷任命後,就迅速騎馬衝向邕州,連泉州百姓還不知道他離開了呢。

可他又有點不悅地說:“然而我們剛才與百姓交談時,因為蘇緘露布上刻意討伐過你,許多百姓聽到子安你來了,神情皆有些怨懟、痛恨,支援的人幾乎很少很少。”(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