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不是不想 (第3/3頁)

推薦閱讀:

“有四十多萬百姓,”王巨答道,實際是五百五十多艘船,全部隔艙裝載,共帶走六十餘萬百姓。不過這些百姓來自天南海北,有許多還是各州府的隱戶逃戶。除非將王巨那個秘密大鐵櫃強行開啟,翻看賬薄,不然就是趙頊下詔派人下去查都查不出來具體的數字。

“他們有沒有瘧疾?”

“有啊,臣提示下,海商們帶著百姓做了許多防範,但還是有瘧疾發生,雖然危害不嚴重。特別是一個島嶼上,尤生惡蚊,儘管那個島嶼上有無數檀香樹,最後還不得不轉移到其他地方。陛下。對於這些移民,你儘管放心,海外嚴重缺少人口。那些海商比官員更愛護著這些百姓。”

趙頊啼笑皆非,道:“最後那些檀香樹如何處理了?”

這個他還是比較關心的,儘管海商們賺了錢,可那是近千戶海商,另一邊則全歸了內庫,真正說起來內庫才是賺大頭的。

“陛下,放棄了,實際我也教導他們,不可胡濫砍伐。畢竟這些香料成長起來一般比較慢。所以一邊砍伐的同時,另一邊要廣種幼苗。以後才能源源不斷地提供財源。”

“載種香料,挖礦。種糧食,牧畜,難怪需要大量百姓。”

“不僅是這些,而且三十七路安居點。”

“咦,不是十九路安居點嗎?”

“陛下,地方太廣大了,就象密州市舶司,有的海客從倭國航行回來,都能讓風吹到契丹那邊。因此想要比較安全地航行,最少需要一百處安居點,甚至更多,航行才能變得安全。”

“一百處安居點?”

“陛下,我知道陛下的想法,儘管是海外之地,可現在變成了中國百姓在安居種植經營,理論上就屬於陛下的疆土了。不過現在還不行,最少建設一百個安居點,並且一切穩定下來後,朝廷即可派官員去管理了。”

“那需要多少百姓?”

“最少三四百萬百姓。”

“這麼多?”

“陛下,錯也,是這麼少,如果不是大臣們已經有了爭議,臣會激勵鼓舞這些海商於全國招攬赤貧百姓,最好幾年內招攬兩百萬戶,一千多萬百姓,不僅解決了一部分人口危機,海外也可以順利建設起來。況且這些赤貧百姓也是朝廷頭痛的問題,然而他們遷徙到海外,則立即給朝廷直接或間接帶來大量收入,以及朝廷緊缺的資源,比如銅鐵。不過臣也怕了,只好由著海商們自己去做。”王巨輕描淡寫地說道。

今年又發資了,是整整兩大船銅錠,以及六船煉好的鋼鐵。

宋朝嚴重缺銅,同樣也缺鐵。

正是因為這種種,許多大臣眼睜睜地看著泉州大批地遷民,也不知道怎麼辦了。

“那現在如何管理的?”

“陛下,三十處安居點,幾十萬百姓,一處不足兩萬人,還不及韓公家的佃戶多,有什麼不好管理的?”王巨又輕描淡寫地說,實際很是麻煩的,不僅是管理,這是真正的開創,無數事務,紛至沓來,但王巨不能說。

王巨又說道:“對了,說到移民,臣想問陛下,現在可有積欠?”

“還有。”

“還有啊……”王巨喃喃道,不說自己以前帶來的收入,就說這個航海,這幾年直接間接地,每年平均起來也給朝廷帶來了八百萬貫以上的收入。但想想也釋然,變法不過幾年辰光,可這幾年內,先是慶州戰役,後是開邊熙河,熙寧大旱,眼下又要發兵交趾,所以收入大,支出也大。不過看趙頊的臉色,顯然就是還有赤字,也不會多了。

因此他又說道:“陛下,變法有些舉措雖是迫不得已,但確實也傷害了赤貧百姓,加上去年秉承大災,收成不及往年,朝廷卻沒有寬減稅賦,所以貧者益貧,這才是百姓不得不離開家園,主動投奔海外的原因,即便這次遷徙的規模浩大,如今泉州仍有十幾萬赤貧百姓在逗留著,讓我無可奈何。還望積欠償還後,陛下略略寬愛百姓。”

為什麼有這麼多百姓願意逃到海外去,朝廷自己兒也要找找原因。但王巨沒有深說,趙頊還想攢錢滅西夏,收燕雲呢。

“朕也想寬減的……”趙頊同樣沒有往下說,去年為了這件事,韓絳與王安石鬧出了很大的矛盾,但朝廷需要王安石,於是將韓絳罷相。然而下面許多官員反映,趙頊再問王安石,王安石生病了,趙頊只好一請再請,最後不提此事。

因此他在心中說了一句,王卿,朕只能讓你再次回江寧休息了。

王安石罷不罷相,與王巨無關,他又說道:“不過陛下,臣眼下最擔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 挾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血之孫吳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