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全文免費閱讀 > 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著坑(下)

第三五〇章 大家比著坑(下) (第3/3頁)

推薦閱讀:

這就是宋朝官制的複雜性。

第一是差官,臨時工官職,但真正做事的卻是差官官職任務。寄祿官。就是拿工資的官職。散官,又叫階官。朝會時站班前後,就看階官大小了,作用不大,榮譽之職。勳官,共十二轉,榮譽頭銜,這個官職作用最小,什麼補助也沒有。爵官。就是爵位,有了爵官才有封邑與實邑,等於有了額外補貼。貼職官,又稱為館閣官,就是館閣編外官,大學士學士之類,一旦擁有,身價立貴。並且某一個官員能綴好幾個,包括差官在內,往往會看到後面有兼差兼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所以宋朝的官制往往最讓後人頭痛的。

再說這個官員的任命。多是兩府任命,東府任命文臣,西府任命武將。

不過皇帝也有任命權。但皇帝未必就一定會任命重臣,偶爾也會任命一些有能力資歷不足官職較小的官員,而且只要是皇帝親自任命的,這個官職相對於兩府任命,就會貴一點。

再到否決權,兩府任命的官員,皇帝同樣會有否決權。然而皇帝任命的官員,兩府也會有否決權。甚至兩制官就可以實行封駁權。

但這種情況出現得很少,一旦大規模出現。都是朝堂最混亂的時候,比如濮儀之爭。再比如趙頊倒韓。

因此趙頊想授命王巨,還得必須讓兩制官員寫草詔書。再遞到銀臺司,銀臺司將授命發向中書,中書同意後,授命成立。

它用心是好的,層層掣肘架空,那怕皇帝在內,也要掣肘,那麼就不會產生絕對集中的權利,沒有絕對集中權利,就不會產生極度腐敗。可這種架空卻導致了權利模糊不清,想做事情困難無比。因此從韓琦起,就開始對這種制度進行破壞,然後王安石,司馬光,章惇,蔡京等人一個個來。

實際王安石改革官制後,這個制度就開始正式破壞了。

然後到朱元璋,朱元璋回想起宋朝官制種種,不妥,回想唐朝官制也不妥,甚至宋朝後來略恢復了部分唐朝官制,便出現了蔡京秦檜,於是發明了大學士制度,結果呢?

這個坑,與王巨無關。

就象他所說的兼併,後來西方國家也痛惡之,於是有了讓人悲催的不敢想像的遺產繼承稅務,以及所謂的民主,但實際再認真想,弊病還是很多。或者學金三胖子,然而什麼人也不要看,看看金三的衣著,他的胖,再看看他的百姓,那麼這種制度是否真正的公正平均?

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校正,使制度缺陷減少,儘量地完美。

比如集權,就要加強一些監督手段,防止腐敗。分權,就要出臺一些措施,保持政策的延續性,而不是朝令夕改。

一個七品的平和大夫,以王巨的功績,並不算什麼。

韓維立即寫好了授令,於是又到了銀臺司,然後司馬光便迅速得知了。

他立即在講課時抽空說道:“陛下,臣聽聞陛下授王巨平和大夫兼差編校集賢書籍之職?”

“難道有些不對嗎?”趙頊不耐煩地問。不過是兩個小官,難道這個你也不同意?

“陛下,以臣想陛下授此職,是因那些提議發自王巨,於是陛下意欲能時常諮詢?若那樣,為何不讓王巨進入三司。”

“三司?”趙頊真狐疑了,你司馬光有這個好心。

“坊場河渡改革,雖然對朝廷有利,然而事務繁重,特別是起始草劃之時,王巨首創,故臣以為讓王巨暫時進入三司協助,此事略有眉目,王巨仍回陝西,興修鄭白渠。這樣豈不是對朝廷更有利?”

現在趙頊很難認清司馬光真面目的,只能說王巨連續性坑了司馬光好幾回,趙頊漸漸疑心加重罷了。因此他遲疑地問了一句:“那麼王巨當授何職?”

“坊場河渡,二八分制涉及到三司鹽鐵、度支與戶部,掌管那一司都不合時宜。但三司副使同樣也不合時宜。以臣之見,不若臨時差授三司判官一職何如?”

“這不妥吧。”

“是有點不妥,但不妨在授令時再加臨時兼差四字,大家便無異議了。”

“這倒是一個主意。”

當真是主意?一樣,大家相互坑,王巨坑過來,司馬光坑過去。(未完待續)

喜歡暗黑大宋請大家收藏:()暗黑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我的無限歷程 大秦帝師:我教嬴政成千古一帝! 三國最強特種兵 開局截胡五虎上將 朕乃大明戰神 全服通緝 水逆 大唐:我穿越的身份被李二曝光了 唐末大軍閥 重生公孫瓚 大唐:拜託,我真沒想造反啊 網遊末世系統 乾坤玉珏 鬼眼道士 大明:模擬國運,老朱扛著我上位 帶著紅樓到紅樓 演明 我在漢末舉明旗 織田家的臨濟僧 三國之終極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