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由於場上情形的變化,這個時候假如繼續維持快節奏的比賽的話,這種情形反而會對對面的徽陽中學非常的有利。
所以一直等到本方進攻時間進行到只剩十秒鐘時,四號隊長才跑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上給二號後衛進行了掩護,之所以要在這時候降低比賽節奏的最大原因其實還是因為第三節還有一分鐘以內才會結束。
四號球員作為球隊的隊長可不會忘記在第二節的最後一分鐘內,他們是怎麼對面的徽陽中學氣勢最弱的時候一連串地打了一波極具威脅性的快攻,這樣才幫助他們在最後的一分鐘內把分差從二十四分擴大至剛好三十分。
而當時他們之所以能夠擁有進行快攻的機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對面的球員對著當時二十四分差距非常的急功近利,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在最後一分鐘內把分差縮小到二十分以內,但沒想到的是最後反而把事情弄巧成拙了。
所以,現在又到了第三節的末端時節,他們絕對不會犯上節最後一分鐘內與對面相同的錯誤。
不過,等進攻時間快要結束時才發動戰術的壞處就是,如果戰術沒能執行成功的話,他們只能在最後時刻強行出手了。
現在他們遇上的就是目前的情況。
四號隊長為二號後衛做了掩護之後,防守四號的替補大前鋒和負責防守二號的雷勁又做了一次無縫連線的換防。
配合嫻熟的換防再一次導致他們的拆分戰術沒有成功的實施。
最後拿球的一號組織後衛只好把球傳到了四號隊長的手中,這樣他就會有一次大打小的機會。
不過雖然四號和雷勁相比在身體對抗上的優勢非場的明顯,可惜因為他們這次的進攻戰術進展得非常的緩慢,而且還要加上經過擋拆以後,四號只能在內線外側的高位接球。
另外,進攻時間只剩下了……三秒。
四號隊長聽到了身邊替補席上隊友的提示。
他打算在最後的三秒鐘裡用背身優勢背打雷勁從而向裡擠出一個合適的投籃身位。
事實上他也這麼做了,不過擁有力量加成的雷勁在此時此刻卻如同四號隊長下腰後面的一塊堅硬的岩石,下盤力量的加強讓拿球的四號隊長背打得非常的難受。
最後,沒能等到四號球員擠出一個方便投籃的身位,進攻時間耗盡的提示音已經響了。
二十四秒違例,第三節剛好還剩四十八秒的時間,兩隊各有一次進攻的機會,就算下一次進攻徽陽中學成功打進,他們也可以在本節最後一次進攻機會上把分差重新打回來一次。
也許這是唯一讓四號隊長感到欣慰的地方。
接下去又是交換球權的時候了。
控球后衛戴餘一路無比悠閒地從本方籃下運球至前場。
他打滿了整整第三節。
不過令他感到奇怪而又輕鬆的是,此時他絲毫感受不到自身體能的降低。
無論是從呼吸還是肌肉酸脹程度來看,他的體力幾乎和第三節開始後剛上場時相差不大的。
戴餘的體能加成在這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其他還在兩名首發球員,如劉宏和雷勁。
雖然他們也有多餘的體能加成,但畢竟體能加成不是他們技能方面上的主要強化點。
喜歡快叫我一聲哥請大家收藏:()快叫我一聲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