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發生的變化。
在迅速的影響著整個大明的方方面面,文臣武將,老百姓和商人們,每一個人都彷彿感受到了大明將要到來的機遇。
即便是飄了的人,此刻也都收斂的彷彿一個無知的小孩。
生怕被人發現了自己心裡的想法,然後捷足先登。
遼東鎮劉文秀的離開,大明邊軍對建奴的壓制並沒有減輕分毫,李過的指揮,也沉穩的讓建奴,找不到任何的一點破綻。
在撫順關的軍隊,也推進到了一個叫做裴芬山的地方,靠著山林,防守的就更加的嚴密。
另一邊,在就在清河堡附近,差點無所事事的劉體仁,也往前面多走了一步,進入和鴉鶻關的要地。
扼守住正面的防線,還能夠配合上金冠尉長的水軍,做好聯絡李過和已經接手了劉文秀防線的,劉興祚軍隊的交流。
這一條防線,就像是一條鐵壁。
要比當年寧錦防線,更加的穩固。
沒有再使用更多的物資,建設許多的堡壘,就用無敵的火槍兵,就有效的斷絕了建奴的所有念想。
這種無敵軍隊,形成的堡壘,要比那種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建設起來的堡壘更加的堅固。
薩爾許。
本來只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名聲並不如何的顯著。
然而,薩爾滸之戰以明軍的失敗、後金軍的勝利而告結束,這個地方就成了後金的崛起之戰,也就成了大明的恥辱之戰。
這次戰役,明文武將領死亡餘310員,軍士死亡45870餘人,陣失的馬、騾、駝共286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元氣大傷,後金軍的勝利,不但使其政權更趨穩固,而且從此奪取了遼東戰場的主動權。因為戰爭的原因,造成巨大的軍事開支使得明朝不斷加重賦稅,激化了國內的矛盾,導致明朝遭遇內憂外患的襲擊,兩面作戰。
此戰之後,後金軍乘勢攻佔開原、鐵嶺,征服了葉赫部,酋長金臺吉、布揚古被殺死,餘部俱降建州。
所以這個地方,在建奴的所有人心目中,可是他們的神聖之地。
比起老家的毛憐衛,也是不逞多讓。
狼狽的撤退到這個地方的代善,在就沒有了睿智的模樣。
蒼老的面容,使得他的精神,一天不如一天。
內憂外困之下,讓他更加的懷念自己的弟弟皇太極活著的時候。
此前他是很嚮往皇帝這個位子的。
有沒有能力座是一回事,可坐不坐得上又是一回事,直到最後,他別無選擇的坐上時,才感受到,面臨滅亡的時候。
是怎樣的一種無力。
這種無力不知體現在人的精神上,也體現在身體上。
後宮佳麗很多,可他每天晚上只能幹看著,雖然他沒有在孝端文皇后,孝莊文皇后,以及敏慧恭賀元妃等人的身上,感受到對一個男人的鄙夷。
可那都是因為自己的權利所致。
自己對自己的不滿意,才是最真實的,就是被人所騙。
可在現實面前,一樣脆弱的不堪一擊。
最近代善的脾氣越來越不好,特別是去往後宮一次,脾氣就會更加的暴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