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在最後的關頭,改變了他的主意。
原本是想要拿下皮島,弄出一次大捷的,可想來想去,在皮島這個將來會成為他們滿清開邊市的地方。
要是殺戮太多,造成了很壞的影響,他們到時候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一點都不值得。
只有遠在錦州的那個縣城,才是最肥美的一塊肉。
身後押解著的毛永詩和毛永喜一群人,此時也顧不得審問什麼。
三萬戰馬在狂奔。
而被押解的這些人只能上氣不接下氣的,跟著用兩條腿跑路。
一開始這一群人還挺後悔,早知人家會撤兵,還不如在島上等著大捷該多好。
不但有銀子拿,還有著朝廷給他們揚名。
可在跑了一段時間之後,累的口乾舌燥,渾身汗如雨下,眼花耳鳴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了這份心思。
全身上下,每一份力氣都用在了跑路上面。
那還有心思想東想西。
塵土飛揚,一身的汗水乾了溼,溼了幹,塵土也毫不留情的黏在了身上,彷彿是對他們放棄大明的懲罰。
最前面的大隊人馬遠去,彷彿一片黑雲,帶著風雨。
留在最後面的十幾個人,則是放緩馬速,押送著他們,其中也有不耐煩的,比劃了一個割喉的動作,去被另一人攔下。
“他們是二貝勒要的人,你敢壞事,就想著怎麼死,能死的好看點。”
被威脅的這人,也事什麼話都不敢多說,只是急躁的心情都寫在了臉上。
“我知道你是怕去的吃了,軍功就沒了,可你也不想想,大明萬一是設了一個圈套,你去的越早,可就死的越早,不過你的媳婦到時候我就替你養了。”
“那我兒子呢?”
“你兒子管我屁事,那又不是我兒子。”
‘······’
兩人互相咒罵了一頓,瞬間就沒了急躁。
袁崇煥的大隊人馬,根本就瞞不過滿清探子們的耳目。
在剛剛出城的時候,立刻就有人把這件事情,彙報給了一隻關注著錦州的代善。
杜度在京師腳下一敗塗地,還在養傷口。
只有莽古爾泰的人手很足。
原本皇太極想的是,從馬蘭峪回去的路上,可以極大的消耗掉莽古爾泰的人馬,誰知走到最後,一直是風平浪靜。
好好的趁著莽古爾泰昏迷時,弄出來的權謀,沒有起到半點作用。
好在沒有傷亡,就沒有人看破他的計謀。
許多時候,皇太極都在心底暗暗嘆息:怪不得漢人常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需要在大清的內部做出平衡,一面一家獨大,威脅到了他的權力。
在他還是大汗的時候,為了是整個部落的繁榮,可做了皇帝之後,權利的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相應的他也就需要在朝堂上做出利於自己,而損害部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