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鮮區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以陸謙對海產的豐富經驗,很快發現,問題主要集中在冷鮮不“鮮”,還有“白水賣錢”上。
冷鮮不“鮮”,就是商家把死掉甚至滯銷的海產,冷凍後當作速凍鮮品出售。
普通老百姓絕大多數,都看不出其中的區別。再加上商家往往會在凍板的外層,擺上品相很好的真正鮮品。
這樣一來,就更難發現了。
“白水賣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單品冷鮮身上。
很多價值比較高的海鮮,都會單個冰凍。
在貨品外面裹上一層薄薄的冰層,不但保鮮效果更好,而且可看著晶瑩剔透,讓人格外的有購買慾。
問題是一些無良商家,把單品的冰層裹的非常厚。
以為冰面大多是弧形,通透性也不錯,所以有很好的放大效果。
顧客買時瞅著裡面的東西挺大,回家吃的時候才發現,敲開冰層,裡面的東西小的可憐。感情自己花著海鮮的價錢,買回了一堆冰!
進入生鮮區後,問題就更為嚴重了。
什麼鮑魚、生蠔泡水,螃蟹上纏棉線,以此增加重量。還有些攤子上的海產,特別是魚類,活泛的跟磕了藥似得。
其實,也確實是“嗑藥”了,被商家下的藥。
不過普通顧客哪懂啊,反倒覺得被餵了藥的魚瞅著就精神,肯定新鮮!
最可氣的是,陸謙居然看到一個高檔魚攤,明晃晃的在裝著西星斑的魚缸上面,掛著東星斑的牌子。
要知道,西星斑只有東星斑三分之一的價錢。
陸謙此時已經意識到,自己近段時間確實忽略的海鮮市場這面,以至於集團從上到下,都對這一塊兒產生了疏忽情緒。
雖然眼下市場看著生意興隆,可一旦那些種黑心商家的情況被逐漸傳播開來,銷售額銳減,完全是可以預料到。
而且陸謙也清楚的知道,海鮮市場現在之所以這麼火爆,很大的原因是佔據了區域性的龍頭地位。
但這並不代表著,就沒有競爭對手了。
而且,自己在快速崛起的過程中,結仇不斷。
不知道暗處有多少雙眼睛,在不眠不休的盯著。
就等著抓住他姓陸的小尾巴,然後藉機造勢。就算不能一舉打垮他,給大友集團造成些損失,或是敗壞下名聲,還是輕而易舉的。
錢財上的損失倒還好說,關鍵是名聲!
作為一個生意人,一家集團公司,名聲一旦壞掉,再想正過來可就難了。
眼瞅著陸謙的臉色越來越臭,趙莉莉不用問都知道,市場的問題恐怕非常的嚴重。
只是她可沒有陸謙的專業知識,平時菜市場都很少進,更別說海鮮市場了。
不明所以之下,陸謙瞅向哪裡,她就下意識的覺得哪裡的攤位又問題。
陸謙到處看,她就覺得四周的商家都有問題。
在市場裡大致轉了一圈,陸謙決定馬上回去,召集海鮮市場的相關管理層開會。
在趙莉莉看出來陸謙的打算,一身不吭的跟在後面,腦子裡已經列出了需要召集人的名單,同時在構思這後續的一些管理和監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