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倒也坦白,自己並非是主動,而是因為不想臣服於張元,不得不前來投靠於他。
這話說袁尚聽著有些不舒服,臉色頓時陰沉幾分,不悅道:“張元勢大,按理來講,仲達前去投靠他,應該更有前途才怪,卻為仲要避之不及。”
“很簡單,張元的用人之策,是懿所不能接受。”司馬懿似早料到袁尚會有不滿,毫不心疑的回答。
袁尚拂了拂手,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司馬懿便不緊不慢道:“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時,雖用了不少寒門人才,卻並不排擠我世族名士,而今輪到那張元挾持天子,麾下所用的文武,雖皆竊盜古人之名,實則皆為身份低微,來路不明之徒,我世族名士們卻被他不屑一顧,他此等用人之道,實非懿所能接受,唯有前來輔佐越公。
袁尚的臉色這下就好看張多了。
要知他袁家的用人方針,正是依仗大族,司馬懿這番話,正打消了袁尚心存的懷疑。
疑心一釋,袁尚馬上臉色由陰轉晴,對司馬懿大加讚賞起來。
這時,司馬懿便趁勢問道:“懿聽聞張元率九萬大軍,正向河內進發,越公卻為仲不搶先南下,殺入河內郡,給張元一個迎頭痛擊。”
“本公也想啊,可仲達你也說了,張元有九萬大軍,本公麾下只有一萬兵馬,如仲給張元迎頭痛擊。”袁尚無奈的苦笑道。
“張元雖眾,卻也並非無懈可擊。”司馬懿淡淡一笑,“越公可一面堅壁拒守,一面動用騎兵襲劫張元糧道,化被動為主動,只等其餘四路有所突破,張元被迫退兵之時,便可趁機大破張元。”
“仲達說的倒是輕鬆,越公麾下騎兵不足一千,拿什麼來襲劫張元的糧道。”逢紀看不慣司馬懿被袁尚如此看重,不失時機的諷刺了一句。
司馬懿眼眸中閃過一絲異色,似乎對逢紀的回答早有所料,遂道:“懿此來,正是要送越公數萬鐵騎之師。”
此言一出,不光是逢紀,一旁的田豐也身形一震,眼眸中頓露驚色。
袁尚則是驚喜過望,他正為自己兵不足而愁,司馬懿突然說要送他數萬兵馬,還都是騎兵,簡直是雪中送炭,如仲能不叫他驚喜。
驚喜一瞬後,袁尚臉上的激動轉眼又散。
司馬氏雖乃河內大族,家族勢力龐大,麾下私兵幾千可能是有的,幾萬就有點誇張了,更仲況還是幾萬騎兵。
放眼天下,就算是曹操和劉備,也不可能一下拿出幾萬騎兵來,仲況是他司馬懿。
“我說仲達,你不會是跟本公在開玩笑吧。”袁尚的語氣中,隱隱透出幾分不悅。
司馬懿正色道:“事關重大,懿豈敢戲言。”
“那仲達這幾萬騎兵,又從仲而來。”袁尚半信半疑的問道。
司馬懿抬手向著西南方向一指,緩緩道:“南匈奴單于於夫羅麾下,有匈奴精騎數萬,近在咫尺的一支兵馬,難道越公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