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
看著眼前這一封郵件,鄭立行眼神中滿是震撼之意!
什麼玩意??可控核聚變??
還問大夏對‘可控核聚變’這種技術有沒有什麼想法??
這TM是什麼廢話,全世界有什麼國家對可控核聚變是沒有想法的嗎?能對這種技術感到沒有興趣的,那是非洲的酋長不成?
“老張你說對方是在開玩笑嗎?”鄭立行有些置信的看著旁邊的老友。
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看見的事實,難道‘長城守望’組織真的要提交一份‘可控核聚變’的技術不成?
這個玩笑可就開大了!
這可是可控核聚變,想要實現它是何其之難?
當這個理論提出來的時候,當時的科學家就說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目標還有五十年,而如今五十多年過去了。
但是距離‘實現可控核聚變’的目標依舊還有五十年,未來誰又知道還有多少個五十年等著人類?
“我們距離實現這個目標.還是太過於遙遠了。”鄭立行感嘆了一聲。
而距離人類真正能用上可控核聚變的進度,如果用100%來形容,如今充其量不過是邁進了1%罷了。
不提鷹醬那個歪門邪道的‘NIF’點火裝置,使用什麼鐳射進行點火,根本就不是實現可控核聚變,而是為了實現‘氫彈小型化’罷了。
正兒八經且被譽為最有希望實現可控核聚變的託卡馬克裝置,也是大夏和國際核聚變組織都在全力研發的裝置。
它目前連點火都做不到,只能做到核聚變發電幾秒乃至幾十秒罷了。
這其中的差別,就相當於兩個物體之間碰撞產生了電花,與真正讓這個物體點燃起來的差距。
而後邊,還需要實現發電,Q值要大於1,想要進行商用化,Q值要大於5。(前年鷹醬NIF那個什麼鐳射核聚變點火,Q值是0.06,因為總計輸入了四百多兆焦耳的能量,就產生了不到2.5兆的焦耳的輸出能量。)
這其中要突破的材料學難關不計其數,幾乎每邁出一道坎都如童話登天一般的難。
聞言。
張予理愕然的搖了搖頭,回覆了一句:“我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是真的。”
“無論如何,這種機會是不能錯過。”
儘管他對於人類能否實現可控核聚變,一直抱著都是樂觀的態度。
畢竟當古人猿第一次仰望星空時,就註定人類一定要翱翔宇宙,一定要踏越星空。
可是,他對於自己有生之年能否實現這個目標,依舊抱著重重的憂慮,短短几十年時間,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裡確實不算什麼。
但如今這個機會就放在自己面前,他如何不心動?又如何不去行動?
萬一是真的呢?哪怕這個機率是億分之一,百萬億分之一,那又何妨?
旋即。
他立刻手指飛快的傳送了一封郵件過去。
【對於實現‘可控核聚變’技術,大夏十分感興趣,這項技術一直都是我們乃至於全世界科研界追求的崇高理念。】
【我們希望見證這一時刻的到來,更希望這份技術的早日誕生。】
【.】
看著張予理把這封郵件回去了過去,那邊一時半會估計也回不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