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室溫超導’材料,我們應該要怎麼做?由誰來負責?”
他目光中透露出一絲焦急,也帶著憧憬。
論文發表不發表,究竟怎麼署名這些事與他們沒有關係,屆時‘長城守望’組織怎麼吩咐,他們怎麼照做就是了。
可這種‘室溫超導’技術都已經到手了,要如何推進下去,才是眾人應該考慮的重點問題!
這個事情如此緊要,他們要交由誰進行負責??
“不是有老劉嗎??”鄭立行瞥向旁邊的老友。
作為凝聚態物理學者,劉致學顯然是一個十分不錯的負責人,關鍵他還是‘最高特殊秘密小組’的成員。
不需要擔心會發生什麼洩密的情況,更不存在一些行動上的不協調,除此之外,他不認為有別人更為合適了。
然而。
聽到這話的劉致學滿臉的問號,直接反問道:“鄭老頭,我雖然懂‘室溫超導’材料.但是這並意味著我懂怎麼生產啊!”
“這就不是一碼事”
你讓他一個從事凝聚態物理的學者,去重複試驗一遍,驗證這份‘室溫超導’技術是否正確,這沒有任何的問題,。
可問題是,他只是一個研發工作者,而不是一個生產總監或專案經理。
你讓劉致學管一個實驗室還行,但管理一家企業和工廠那不是開玩笑嗎?
他根本就不可能懂得如何規模化生產製造‘室溫超導’材料,更不可能妥善管理一個大型的生產基地。
這本質上就是兩碼事,就相當於宋勤毅的成飛611研究所能研發殲20,但是這不代表著611研究所可以批次生產殲20。
殲20的生產是由同樣隸屬於大夏航空工業,也是兄弟單位的成飛132廠進行生產製造。
研發與生產,哪怕在哪一個公司裡都不是同日而語,更何況他這種門外漢了。
念此。
“必須要找一個負責規模化生產的人。”張予理蹙眉,隨後看向劉致學:“老劉,你用最快速度去驗證一遍這個理論模型。”
如果實驗驗證階段無誤的話,那麼大夏下一個階段就是大規模製備‘室溫超導’材料。
而且,這個訊息也應該要慢慢的釋放出去才行。
不然大夏突然間就迸發出‘室溫超導’,誰也知道這其中有貓膩了。
當時間進入新的一年後。
1.1號,元旦節當天。
整個科學界似乎不經意間流傳著一個令人炸裂的訊息。
大夏那邊,好像聽說他們在搞什麼‘室溫超導’材料的相關研發?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