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欽差正躺在榻上,抱著一個盒子觀賞,絲毫沒有注意到翟明挑簾進來。
翟明眼尖,一眼就看到了他盒子裡裝的是什麼。
那是一件十分精美的玉器,通體潔白,流光溢彩。
兩個瓶耳上拴著又九個連套玉環綴成的環索,可以提著那些玉環將瓶身提起來。
表面上紋路光滑錦繡,一看就是出自大師手筆。
從選料到請人做工,沒有五千貫錢下不來。
最關鍵的地方是這玉瓶乃是成對的。
床邊還有一個開啟的盒子,裡面放著一個一模一樣的玉瓶。
這種東西,單件的是極品,成對的可就是絕品了。
其價值,一加一遠遠大於二。
少說兩萬貫往上。
這玉瓶是附近的磁州知府派人送來的。
希望能透過欽差在京城裡的關係,趕緊把他調出河北。
遠離梁山兵鋒。
這欽差收了玉瓶,自然對此事十分上心。
於是連夜寫了封書信,派人送給了他的後臺,大總管李彥。
這種事對於李彥來說不過就是舉手之勞。
他收了那欽差一萬貫的好處,便跟宰相王黻打了聲招呼。
王黻立刻答應了下來,命吏部將這磁州知府調到京城附近。
聖旨已經擬好,只等皇帝批准就立刻下達。
不得不說,朝中有人就是好辦事。
翟明見那欽差欣賞玉瓶入了迷,便咳嗽了一聲道:“末將見過欽差大人。”
那欽差連忙將盒子合上,收到自己身後。
抬眼一看,卻是劉法手下的翟明。
他心裡很高興,還以為是劉法準備好了孝敬,讓翟明送了過來。
“嗯,不錯,還算準時,讓人抬進來吧。”
翟明苦笑道:“欽差大人容稟,我們並非是不懂規矩之人,只是外出征戰,攜帶金銀器物著實無用。
一夜之間實在是湊不出給欽差大人您的孝敬。
不過您放心,我已經派人回了陝西,讓人將孝敬送來。
只要您在奏疏中美言幾句。
小人絕不會忘了欽差大恩大德。”
那欽差一聽翟明所言,興致立馬就沒了大半。
“既然你知道規矩,那就應該明白這種事是不能打白條的。”
欽差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