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遼國人,原是薊州兩院押獄節級兼劊子手。
因面色微黃,人稱病關索楊雄。
他的一個叔伯哥哥原是薊州知府,後來調走。
他祖籍河南,跟著哥哥一起到了薊州,哥哥調走之後,新來的知府也對他頗為照顧。
第二個白色麵皮,濃眉大眼,肩扛一條哨棒。
此人祖籍金陵建康府,姓石名秀。
自小學得槍棒,貫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甚至置生死於度外。
人皆稱作拼命三郎。
因隨叔父到北地販賣羊馬,不想叔父半路亡故,折了本錢,滯留在遼國不得返鄉。
流落薊州賣柴度日。
第三個生的濃眉眼鮮,形容怪狀。腳步輕盈,跑跳之間如飛一般。
此人乃是高唐州人士,名叫時遷。
慣有一身偷樑上柱的好本事。
人皆稱作鼓上蚤。
他流落薊州,小偷小摸。
被人抓住,吃了官司。
多虧楊雄搭救。
才能免於刑罰。
三人為何會至此。
原來是楊雄在行刑歸來的路上遇到本地軍漢張保和一眾潑皮的糾纏。
石秀路見不平,出手相助。
並幫助楊雄打跑了眾潑皮。
兩人意氣相投,便就此結義。
以楊雄為兄,石秀為弟。
楊雄見石秀無家可歸,只能賣柴度日,便請他來自己家裡住下,又幫他開了一家肉鋪。
生意還算紅火。
可楊雄的妻子潘巧雲卻是個不安分的主。
她趁著丈夫不在家,每日跟海和尚裴如海私通。
此事被石秀知道,告訴楊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