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浪涯自居於清風樓,倒也樂得逍遙自在。白日裡和阿福一起招待客人,聽他們講世間趣聞軼事,得知不少為人處事的經驗。晚上打烊後,三人坐在樓外,分而喝之一壺醉清風,偶爾也會給樓外的乞丐分一小杯。從胡虛和阿福口中,彼此聊天說地暢懷心聲,他更是得知更多的世間生存之道。
歲月悠悠,轉瞬三個月光陰,從白日裡斟茶倒酒的指縫中溜走,從深夜裡聊天說地的言語中溜走。
凌浪涯再也不是當年初出茅廬不知錢財為何物的無知少年,他從旁人言行之中,學到了無數那個老人沒有傳授的生活知識和生存之道。
從樓內向外張望,那個經常待在樓外角落的乞丐,依舊衣服破舊眉目滄桑。而凌浪涯以為自己會一直待在這裡生活,或許等到某天,會有一個曾來過此地的白衫如雪的老人,突然冒著風雨推門進來,叫一聲“小二,上酒”。然後他出現在老人面前,給他滿上一壺醉清風,一飲而盡。
但,僅僅是他以為。
在那個平常的夜裡,清風樓主和往常一樣,臨睡前皆會觀看臥室牆上的山水畫,畫中群山聳峙,飛瀑倒掛,石橋凌空,一名白衫勝雪的中年人,凌于山之巔,俯瞰世間。
是夜,清風樓主輾轉反側,心想,如你所願,能傳授給他的生存之道,我皆以傾囊相授。
所以,他是時候離開了。
翌日,清風樓東主有事,休業一天。清風樓內大擺宴席,樓內五人盡吃山珍海味,暢飲清風直醉,直到白日落,夜色殘,杯酒闌珊。
隔日,清風樓主喚凌浪涯與胡虛於身前,掌櫃牽出兩匹瘦馬,阿福轉交一袋金銀,及四個滿盛醉清風的大酒葫蘆,其葫蘆蓋上有一個特殊風狀標識。並給予一紙地址,讓兩人送酒給地址所示的客人,皆因這客人一個重大日子將到,遂贈酒以慰之。
最後,清風樓主頗含深意地道:“送酒之後,再也不要回來了。這裡終究太小,容不下你們的天地。但若事不可為,回來投井自盡吧,或許尚有一線生機。”
兩人知樓主雖時有惡語,實則心善,感其知遇之恩,匍伏三拜而辭。
樓主受其拜謝,後揮手歸廚房,化作廚子,不再出現。
唯店小二阿福,痛哭傷懷,十日不止,後常坐樓外,苦盼人歸來。
後來,來往清風樓的客商,再也沒有見過那白衣如雪的少年,和紅袍似錦的說書人。
直到那天,有人看到鳳梧祭典上的奪魁者,才發現登頂人似曾相識。
直到那天,有人看到屠滅烈刀門的通緝榜,才發現榜上人似曾相識。
聽聞,他們送酒去了,再也沒有回來。
原來在此。
——未完,待續——
喜歡百家祭請大家收藏:()百家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