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乘白鶴下南蠻,有人在深宮裡惆悵,有人在酒樓裡擔憂。
有人在風月中盼歸,有人在長亭裡吵鬧,也有人在一路往南。
隨著戰事將起,暗祭終關將至,幾乎知道此事的人,都把目光落在了那遼闊的南部邊境望遙州府上。
無論是參加暗祭修行者,還是丘家軍兵士,抑或是各有謀劃的勢力,都在湧向那座名叫拒南關的雄城。
正值炎夏傍晚,沒有晚霞席捲,倒是烏雲滾滾,似乎有驟雨將至。
在望遙府的北部,有著一片廣袤的起伏山林,數條山道交錯分散,通向不同的遠方。
此時,狂風吹得枝葉亂顫,掀得山道煙塵漫漫。
四野本該無人,皆因風雨將臨。
不過,那道上岔口處,卻有五名半老之人。
這五人約莫都在五十歲,手裡各拿著一把種田的鐮刀,徘徊在山道岔路口,猶豫著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五人商量許久,見得山風越大暴雨將至,有人終於忍不住道:“徐老頭,你確定走哪條路了嗎?再不快點,天就要下雨了。”
正在此時,一陣狂風掠過,地上滿是飛沙走石,掀得五人是眼睛都睜不開。
好不容易等風緩了一些,那五人都是一陣咳嗽,掩住口鼻的手上沾滿了塵土。
那姓徐老頭咳嗽幾下,方道:“很快了,都給我等著。”
言罷,他左看右瞧,最後乾脆蹲了下來,伸手捻起一把泥土,使勁地嗅了嗅,後來乾脆趴在地上,平視著地上的痕跡。
四人看著他的舉動,都不知道他想做什麼,頓時有人急道:“徐老頭,如果找不到,那我們先回村裡去吧。”
徐老頭站了起來,擺出胸有成竹模樣,指著那岔路左邊道:“大俠往左邊走了,我們快些追上去。”
另一名老頭道:“你怎麼知道往的左邊,萬一大俠是往右邊跑呢?”
徐老頭叫道:“徐來,你就不能別那麼多問題?好歹我徐不倒也是木氏軍的老兵,連個人都追不上,你太小瞧我了。”
“好好好!”那老漢徐來不想和他鬥嘴,忙道,“你徐不倒是老兵,我們則是老農。你看,除了這前後兩條,一條通往州府外,一條通往我們村。這三條道,可都是通往三座不同的山嶺,可別選錯了。”
“就是就是,萬一錯了,我們就追不上大俠了。”另外三名老漢,也是你一言我一語地,吵吵鬧鬧不停。
“都給我住口。”徐不倒解釋道,“剛才我蹲下捻泥土,是看它新鮮不新鮮。如果新鮮,那就是剛有人馬走過。然後我再看那腳印痕跡,根據方向就可以辨認出來了。如果不是剛才風沙太大,我早就找到方向了。”
幾名老漢半信半疑,徐來便問道:“這是你從軍時學來的本事?”
徐不倒拍著胸脯道:“那自然是軍中學來的本事。讓你們幾個傢伙,當年不敢去從軍。”
徐來嘿嘿一笑,道:“所以我們現在都聽你的,讓兒子都去從軍了嘛。再說,以前都是那些南蠻子欺負我們,現在我們終於有機會報仇了,那還不得趕緊上去撈兩把。”
徐不倒鄙視道:“那你們當年幹嘛不去,現在要讓你們的兒子去。”
“當年不是有你徐老大在嘛,徐不倒徐不倒,你可是永遠不會倒下的。”徐來道,“當年戰事又不吃緊,每個村裡出兩名壯丁就可以。你是一個,徐刨子是一個,那我們就不搶你威風啦。”
“可惜唉,徐刨子還是死在了那些南蠻子手裡。”徐不倒嘆息道,“如果不是為了救我,他也不會死在南蠻子手裡。”
徐來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都二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不是還有我們的兒子嘛。他們替我們狠狠殺幾個南蠻子,去替徐刨子復仇。”
其中一名老漢道:“你覺得,我們這次會贏嗎?”
一聽到這個問題,其餘眾人都不禁沉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