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讀結果前的一刻,是最緊張的時刻之一。
此時紀天之事已經過去,無論臺下百姓還是場內學子,都只能選擇服從主裁判的決定。
正當幕後官員忙於統計資料時,那居於三座祭壇上的學子,無疑是緊張的,畢竟結果很快就出來,而誰能奪得祭典桂冠,名傳趙宋乃至天下,將會很快知曉。
畢竟,芸芸眾生,永遠記得的只會是第一名,而第二名只能黯然退場。
和那臺上幾名焦急等待結果的學子不一樣,負責維持隔音屏障的小說家弟子,倒是顯得鬆了一口氣,只要再堅持一會,他們就可以結束這個差事了。
這十天以來,他們每天都居於此,用玄氣維持著祭壇的安寧於秩序,確保闖關的進行。他們的付出,可謂是和丘家軍在場外維持秩序的付出一樣重要,甚至猶有過之。
他們不僅要不斷地注入玄氣於陣法之中,還需要時刻維持陣法的穩定,以免出了些許的差錯。
雖然辛酸和勞累,但他們也發現了好處。在這十天的持續中,竟然有些弟子的玄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有更上層樓的感覺。倘若回到小說家後去閉關一段時日,未嘗沒有突破的可能。
在這緊要的關頭,有些小說家弟子的弟子,卻是臉色發白,手心滲出汗水,顯得極其不自然,不知是緊張還是害怕。
然而,沒有人察覺到這些弟子臉色的不同。哪怕有一兩個同伴察覺到,也只會以為這是近日的勞累所影響罷了,只要休息一會就好。
與此同時,一眼觀盡臺下風景的天子趙霽,此刻是心情大好。
雖然紀天的臨時棄權,讓他稍微有些不滿,但並不影響大局,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也就無所謂了。
讓他滿意的,不僅僅是兩外兩個學子的詩文,更有那精彩絕倫的說書。
身為天子的他,雖然居於臺上,但也有小說家的弟子,透過陣法將其場景轉移到他的眼前,讓他可以看得更清楚,而那兩篇詩文,早有官員呈上來,讓他進行賞閱。
今天的他只是一個觀看者,卻沒有三大裁判的抉擇和選擇權,因此也只能感慨一下。
趙霽對身旁一人道:“棋徒長老,家主不來觀看此典,可真是可惜了。”
站在他身旁的,正是小說家智囊的棋徒長老,雖然他依舊穿著一身黑白交替的奇怪服飾,但並沒有人敢小看他的實力和地位。
如今小說家家主不在此,為首的琴徒長老又不喜此等場合,只好交由他來和官家對接了。
棋徒長老聞之,道:“稟陛下,家主因有要事不得到場,還請陛下原諒。至於錯過這精彩的祭典,想來家主也會遺憾。這幾名少年,確實是頗有才情,實為我趙宋之福。”
“其實朕能猜到他有何要事。”趙霽低聲一句,轉而問道,“棋徒長老被譽為小說家的智囊,不知對這最終關如何評價?”
棋徒長老望了一眼臺下學子,又拿起眼前的詩文看了一眼,道:“陛下選此兩關,一則陽春白雪,高雅至極,另一者下里巴人,接近民眾。可謂兩者兼顧,其選材也是頗為精妙。尤其是情詩一選,對這幾名學子而言,更是出人意料。”
趙霽喜道:“這也多虧了三大裁判的相助,朕才想到了此法子,不然也得頭疼許久。尤其是最後王相提出的評選之法,邀請民間百姓參與評選,更是拉進了朝臣和百姓的距離,想來反響也會不錯。不知道棋徒長老,對於這數名學子,誰能夠勝出?”
棋徒長老暗中想,也許王相所想的是,透過這些民間百姓,猜出這些學子身後的幕後勢力,讓他們成為各大勢力花錢爭奪的物件。不過如此也好,這幾千幸運百姓獲得一筆不菲收入,還能增加百姓對朝廷的好感,想來才是王相深謀遠慮之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