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凌浪涯與烈刀門三戰,乃烈刀門之探,河魚幫之夜,鳳起碼頭之爭。三戰愈後,人數愈多,規模愈大,傷亡愈多,以至四大門派興亡不一。多年以後,後世論此及戰,皆認為其雖初出茅廬,然已顯影響時勢之能。
——胡不說·《紅塵匯·凌浪涯傳》
………………………………………………………………
當江上火焰起,船中相鬥正濃之時,當官道刀劍起,廝殺爭鬥慘之時,當一箭退敵去,有人在求救之時,在鳳起碼頭之外,猶如人聲漸響。
在鳳起碼頭的官道之外,約一兩裡外的地方,有著連成片的村落和房屋,有著數百戶的水上人家。
這片村落聚集的大多數人家,皆是水上船家。他們和江渡小鎮的人家一樣,也是依靠解除安裝運輸貨物,或者是水上捕魚等為生。不過和江渡小鎮不一樣,他們不需要像以前一樣住在船上,守著自家的船兒。因為有官府的統一管理和航舶司的把守,使得鳳起碼頭成為船家的一個安全之地。
如今,水上人家白天登船謀生,晚上登陸入眠,倒也有幾分安穩的模樣。
只是,今夜似乎並沒有以往的安寧。
本來入夜該入眠之時,本來看完祭典該回家歇息之時,眾多的人家卻被一陣陣腳步聲吵醒了。
村子靠近碼頭,人來人往也是常事,但也不至於在大晚上的還有這麼多人吧。
有些人家睡得好好被吵醒了,忍不住罵了幾句,卻受到了被敲門警告不要說話的聲音。這一喊,嚇得諸多的老百姓都老老實實地待著,甚至連燈也不敢開,只能躲在被窩裡。
有些膽大的人家,悄悄地開啟了窗戶去偷看,只看到數百號人浩蕩地從村子外的小路經過,往著碼頭的方向去。他們心中想,莫非是去偷船的,這可糟糕透了。萬一自家的船隻被透了,那豈不是謀生的傢伙都沒了。
於是,有些膽大之人擔心自家船隻,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想要跟隨著上去。
可是他們剛出門,又被人直接呵斥回屋內躲起來。
原來不知什麼時候,在村落附近還有數百人在躲藏著。
那些膽大之人立刻也嚇破了膽,再也沒有想去檢視的慾望,也不敢反駁那些呵斥他們的人。
只因這些人,皆是身穿趙宋王朝的官服。
整整五百零二名,都是都城衙門的官差。
以都城捕頭展候為首,五百名官差緊隨其後,加上新入職的原河魚幫弟子莫小魚。
他們身穿官服,身佩腰刀,一個都不少。
尋常普通百姓,不過是在艱難地混日子,幾乎從未聽說過那些高高在上的修行者,也惹不起那些有著武藝的江湖人士,更不用說那些身穿官府的當差之人。
自從發現是官府之人辦事之後,本來許多點燃油燈的人家又吹滅了燈火,不論是躲在窗戶後偷聽,還是躲在被窩裡躲藏,終究是不敢再出門一步檢視。
一時之間,萬家燈火熄滅,唯有人影依稀現於月色。
待得前面那數百人依舊離去,待得村裡百姓都躲在屋裡不出現,展候才從村落的陰暗處走出來,率領著五百零一人摸索到村外集中,準備隨時進入鳳起碼頭。
五百多名官差不比那些江湖人士,只會吵吵嚷嚷地一擁而上,作為好歹是有幾道防身之法,也學過一些紀律之人,始終還是能夠在展候的帶領下,儘量地做到不擾民,悄悄地路過村落。
不過,哪怕他們能夠儘量地不擾民,也做不到按捺住內心的好奇。
畢竟,整個都城捕快官差一起出動,這可是前所未有的情況。
究竟是什麼大事,可以讓展候捕頭如此重視,需要把所有人馬都帶出來,而且是全付的武裝準備。莫非這件事,比他們現在巡防祭典的事還要重要。
思索之間,很多人都把目光落在了新來的那名小官差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