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不管了。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大量打造農具,開春後開荒種地,養牛、養馬、養豬。”
晁蓋、吳用來到村裡農具鋪,六個鐵匠,十來個小工,正在叮叮噹叮叮噹的打造呢。
吳用是很羨慕的,晁家起家靠的就是鐵匠。
鐵器專營,晁家透過經營鹽、鐵器賺下了第一桶金子。
原來是劉信負責這一攤子事情,後來晁蓋把劉信調到自家後院打造兵器去了。
現在的鐵匠鋪主管是晁鐵,五大三粗的一個鐵匠,幹活利索。
晁蓋要來紙筆,刷刷刷,畫了一支十字鎬,對鐵匠鋪工頭晁鐵說:“你看這種鋤頭能打造嗎?”
晁鐵一看:“兩頭都能用的鋤頭,能造,就是費鐵。”
“開春了要開荒,荒野地裡石頭多,普通鋤頭不好用。也不用打太多,二三百把就可以了。”
“莊主放心,耽誤不了。”
開荒的是一項很複雜的流程,第一步放火燒掉野草。第二步十字鎬挖掉爛草根、石頭等雜物。第三步用鋤頭、鐵鍬深翻。第四步用牲口耕地整理。
晁家莊老村農具都有,最多也就是翻修維護一下。
但是新建的流民村裡就慘了,幾乎沒有任何的農具,這些人都是逃荒出來在這裡落戶的。
吳用有些感慨:“一下多了五百來戶,兩千餘人口是挺好,可是這花錢也挺猛,流水一樣。”
“沒有投入哪裡有產出,過了年每家每戶還會發放一些豬,農戶家庭不養豬羊,哪裡有肥料種地。”
“這好辦,咱們本地的黑豬就是優良品種,肥肉多,瘦肉少,斷奶的小豬養一年能長三百多斤。最主要是生的多,一胎十幾只小豬。”
因為人們缺少油水,所以更喜歡肥肉。
本地黑豬野性大,抗病強,能放牧,能吃草,吃點糧食下腳料就能生長很快,的確是非常好的本地品種。
“好,買。你去買上幾十頭後備母豬,放在我家的豬舍裡,現在糧食下腳料多先餵養著。開春之後在村外修建了新豬舍再大量購買。”
“好,沒問題,我來辦理。”
晁蓋娶後院找林沖學習槍法了,外面接觸越多,晁蓋越明白武藝的重要性,這是個紛亂的世道。
多一分本領就多一分自保的能力。
吳用出門去聯絡了,附近養豬大戶不多,但是買幾十頭後備小豬還是很輕鬆的事情。
吳用那也是十里八鄉的名人,騎著馬一溜小跑就到對面的李家村,李家村有個放牧豬的大戶李肥。
李肥家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戶,養著好幾百頭豬,春夏秋一年三季在野外放牧。
唯獨到了冬季來臨的時候就要開始批次賣豬了,因為冬季的野外基本沒啥吃的,天氣寒冷,又吃不好,豬蹭蹭的掉膘。
但是今年豬的價格是真不理想,普通老百姓吃不起,大戶自家都有養的。
豬肉六文錢一斤,活豬三文錢一斤,勉強能盈利。
門口的旺財在那叫喚,李肥開門一看,吳用騎著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