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兩人達成口頭協定後,胡志揚就一直對廖凱的事十分上心,基本上是每隔兩天就會打電話過來詢問一下,當廖凱說出他在長紗有段空檔期後,胡志揚就立即聯絡了這家叫道哥籃球的訓練營。
而且,胡志揚瞭解廖凱的經濟狀況,叫他只管去鍛鍊,不用操心學費的事情。
廖凱也沒有推辭,畢竟他和胡志揚之間已經建立了夥伴聯絡,用不著這麼客氣。而且他也知道,只要他將來能踏上職業賽場,一定虧不了胡志揚的。
道哥籃球館,就是一個名叫“道格”的美國籃球訓練師辦的籃球訓練班。
又是一個美國人辦的班。
這也是廖凱的要求之一,是他特意囑託胡志揚找一個美國訓練師,因為之前傑森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而且他也能體會到中美籃球之間的區別,華國籃球更強調身高和力量,美國籃球更注重速度和敏捷性。在這方面,廖凱更信奉美國人的籃球理念。
然而等他到訓練營時才發現,這座訓練館是針對小孩子的。
看著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們帶著籃球歡快的飛奔,廖凱真是……有一種智商被碾壓了的感覺。
但要退出是不可能的,畢竟胡志揚已經付過錢了的。
只要是籃球館,總有場地和球架,多少也有幾樣簡單的器械,條件雖是簡陋了些,但廖凱照練不誤,總得把繳出去的學費先掙回來再說。
而且這個道格是個瑜伽愛好者,他也覺得把廖凱帶到這個小孩訓練班裡很過意不去,便把他剛學會的幾招瑜伽通通傳授給了廖凱。
其實廖凱的肌肉太過發達,身體偏硬,並不是練瑜伽的好底子。但話又說回來,正是身體硬,才更需要練瑜伽。
廖凱本著藝多不壓身、錢不能白花的原則,開始跟著道格這個半吊子學起瑜伽來……
一套動作做下來……
嘿!還真別說,神清氣爽、渾身舒坦。
而當他再次拿起皮球時,竟然產生了一種錯覺:感覺自己做動作更加流暢了,轉身、急停等比以前更從容,就連運球的節奏都變得柔和、富有變化了一些……
這完全是意外之喜啊!
所以在之後的這幾天裡,他每天準時來道哥籃球報到,當道格在教習小孩子籃球基本動作時,他就在一旁獨自練習,而當道格終於空閒下來時,趕緊給拉過來,兩個人一起切磋瑜伽心得。
而且練習瑜伽還有一個便利,自己一個人悶在屋裡也能練,從此以後,每天雷打不動四十分鐘瑜伽就成了廖凱的日常生活內容之一。
順帶著,道格還送廖凱一個瑜伽球和兩塊瑜伽墊……
因為,廖凱是他教授的第一個瑜伽弟子。
胡志揚發訊息過來,問廖凱在這個籃球訓練營裡練得怎麼樣了,廖凱的回答是:太棒了!我學會了瑜伽。
胡志揚:“……”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