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等待外加玩耍結束,等到何晨回到屋舍的時候,也就差不多該去學堂了。
稍稍修整之後,他便拿起了《東起心法》,想了想,又帶上了自己的筆記與《難經》。
今天的何晨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但是,當他來到學堂的時候,學堂裡已經到了的同窗數量卻比以往更多,一個個全都手捧《東起心法》刻苦研讀。
儘管遠遠不是先生講學的時間,但是這學堂裡的氛圍,卻已與先生講學時一般肅然了。
見到這樣的場面,何晨的心中也不由莫名出現些隱隱的緊迫感。
於是乎,落座之後,他便迅速......
翻開了《難經》。
是的,經過與教頭的一番交談,瞭解到沒有其他更加適合的功夫學習,反而是自己已經掌握的纏拳應對強敵更加合適之後,他便確定了自己學習《東起心法》的路線:
繼續以纏拳與防反相結合打法,來應對《東起》人影。
教頭雖然沒有給他新的功夫,但是,教頭對纏拳的評價,卻讓他對這套自己嘗試出來的打法有了更強的信心。
不過,對打法的信心,並不意味著他就要以這套打法直接去莽《東起》人影。
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欲想工其事,必先利其器”、“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已經讀過相當多書籍增長學問的何晨,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只知道“他爹說過”的孩子。
之所以先開《難經》,便是因為他準備先在同樣以力道見長的《難經》人影面前磨練纏防打法,等技藝純熟些後,再去《東起》人影面前嘗試。
“呼~”
意識空間中,《難經》那熟悉的八十一個人影,赫然出現。
何晨選中其中一個人影,神色肅然如面對《東起》人影一般地繞到其身後。
磨練技藝,正式開始。
“咻!”
何晨驟然迅速出拳!
所謂纏拳與防反的結合,更多是將防反的部分內容融入纏拳之中。
這一拳,明顯能看出纏拳重速不重力的精義。
乃至於,何晨這一擊甚至不是以全面去打人影,而是在拳頭靠近人影之後,迅速並指,讓這拳變成了以指尖戳敵!
“嘭!”
“唰!”
打中人影的瞬間,動手的何晨反而像是被人影打中一般,頃刻間瞬息後撤!
整個收拳的動作,完全與後撤的動作結合,不是收拳之後撤退,而是一邊在拳頭打中尚未收回之時,他便整個人已然後撤。
如猿猴飛退,又如蜻蜓點水!
這是何晨在被《東起》人影一招打死的幾十次裡,學會的面對強敵的要點:
出拳收拳動作一定要快。
因為,但凡動作有所拖延,在兇悍的《東起》人影面前,便是當即出局的下場!
“唰!”
《難經》人影揮拳打來的時候,何晨已經退出了它一個半以上的身位,人影的反擊,被何晨成功躲過。
被一次次在意識空間被生生打死練出來的條件反射,可謂相當純熟。
這,也正是他能夠越來越多地打中《東起》人影第二次的原因之一。
第一拳已然躲過,那麼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