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世界能量之海,移到第一層亞空間底部。以後,所有能量儲備與消耗,都從這裡調動。
然後,所有魂環都浸泡在對應的能量之中。
世界表層的魂環以投影為主。
再所有的魂環,沒成長到百萬年年限,永久化為世界規則之前,都要進行保護。
然後,鄭習在第一層亞空間之中,把五行魂環分屬五方。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居土。
能量從水屬性魂環灌入,水屬入木,木屬入火,火屬入土,土屬入金,金屬入水。
這樣五行相生,構成世界的能量基本迴圈。
世界的框架基層就構成了。
再投影水屬性魂環在四方海水中,作為海眼存在,讓大海活過來,不為死海。
大陸中央地下百米,再投影一個水屬性魂環,作為地底暗河與大陸地表的水眼。
地表中央一個湖泊,分成四方水渠,與貫通大陸的各種細小水道。
給與萬物生命之水,最後再流入大海。
在地底1500米處,投影火魂環與土屬性魂環,土魂環凝聚石頭,火魂環煅燒石頭,形成岩漿,組合成地底火脈。
岩漿流過,冷卻後的岩漿不僅加強了大地,還壓縮了大地。
讓大地更凝實。
最後再在大地各處投影土魂環與金魂環,在大地壓縮以後,再保持大地厚度不變的情況下,土魂環生成泥土,石頭,岩層。
金屬性魂環感染大地,形成各種礦石與礦脈。
而木魂環不僅只是在大地之中投影,還在天空中的雲層中投影。
雷魂環的雷霆響起,就是下雨之時,木屬生命之力,混合在雨水之中,降落在地表上,給與萬物生長的生機。
而風魂環,會把雲吹向世界各處,配合雷雨,給與世界各處生機。
最後,灰霧般的時間能量,散入世界之中。它看不見,卻又無處不在,時間的流動,讓世界真正開始運轉。
如此,一個微型有缺陷,卻又能讓生命生存的微型世界就好了。
站在天穹之上,鄭習看著透過自己的努力,一點一點拼湊起來的世界,心裡頓時就是一陣滿足感。
雖說這個世界,沒有四季,沒有星星,規則也不齊全,可只要有了世界的雛形。
總有一天能補上,到時候,小世界,大世界,小千世界這些也不是不能幻想一下。
既然世界框架已經搭建好,那麼就該考慮能量問題了。
在鄭習的構想裡,世界要想快速演化,就離不開時間的加速。魂環要想成長為百萬年年限這些,都離不開大量的能量支撐。
要想能量夠用,就必須打通一道同往宇宙空間的空間通道。
讓世界直接吸收宇宙能量。
可宇宙能量狂暴且洶湧,根本不是現在規則不全,空間不穩的世界能抵擋的。
規則不全,就沒法抵擋宇宙能量衝擊,更沒法達成第二步,把宇宙能量處理為世界需要的各屬性溫和能量。
而且,打通了空間通道,就意味著世界暴露在宇宙中,如果遇見遨遊宇宙的敵人,鄭習如何抵擋?
喜歡鬥羅之我不要當槍兵請大家收藏:()鬥羅之我不要當槍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