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建安在哪兒 > 第三十七章 鬧瘟疫

第三十七章 鬧瘟疫 (第1/2頁)

推薦閱讀:

公元185年,真是一個多事之秋,先是京師皇城南宮起火,漢靈帝由此徵收“修宮錢”。

再是博陵張牛角叛亂與褚燕合兵一處,攻城掠地。

到河內名士司馬直拒絕赴任,以死相諫。

每一件都可謂震動天下的大事,然而三月未到,河北又鬧起了瘟疫。

古時瘟疫一旦出現會迅速蔓延,極難遏制。

這有多方面原因,百姓對於類似天花這等傳染性極強的疫病沒有抗體是其一。

百姓因為生活條件艱苦,身體較差,免疫力自然不強,這就大大增加了感染疫病的機率。

醫療衛生條件太差,又為疫病的持續傳播提供了溫床。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導致瘟疫所經之處,往往會生命絕跡,赤地千里。

常山郡在出現瘟疫以後,崔超一邊召集各地的郎中趕往救濟,一邊自掏腰包購買賑災所需的藥物。

郡衙因為清廉以及朝廷撥款極慢的緣故,經常是入不敷出的。

何況這次因為賦稅和修宮錢一直拖著,指望朝廷撥款希望不大。

趙普聽聞鬧瘟疫的訊息後火速趕往太守府,他非是醫生,對於醫藥學也一竅不通。

但他之前是生活在預防傳染性疾病最成熟的時代,預防的方法,他可能比這年代的一些名醫還要高明。

崔超等在太守府忙得不可開交,“安定你先在一旁歇著,我忙完與你說話。”

趙普道:“崔公先別忙,我來是幫你防治瘟疫的。”

“安定連醫術都懂?”崔超不由抬起頭來。

“不懂,”趙普搖頭道:“不過我懂怎麼防止瘟疫蔓延。”

崔超疑惑道:“此話怎講?不懂醫術怎麼防止?”

趙普道:“瘟疫這等傳染性疾病,首先要設立隔離區,將患病者集中起來,與未傳染者隔離開。再者一定要完善防疫管理,在各縣鄉里人口集中的地區,設立關卡,嚴查過往人員,一旦發現患病者,立刻帶到隔離區…”

崔超本來還不信,此刻見趙普口若懸河,貌似講得還很有道理,忙拿起筆,“安定你慢點,我記下來。”

趙普等了一會接著道:“立刻通告下屬縣鄉,在瘟疫肆掠期間不可吃變質的食物,不可飲用生水,必須煮沸才能喝。另外必須得防止流民亂竄,也許瘟疫就是因為流民穿梭於各地,才蔓延如此之快。”

常山郡由於崔超、李博等勵精圖治,流民多數已經妥善安置。

但周圍郡縣由於張牛角那麼一鬧,加上郡縣的長官不是誰都是崔超、司馬直這等重大義,做事有底線的官員。

賦稅的加重導致眾多百姓逃離郡縣,或造反,或逃難度日。

哪怕盧植之前為安定地方,分配糧食和土地如此盡心盡力,冀州此刻仍有大批的流民。

冀州之外,那就更不要提了。

“還有嗎?”崔超下筆極快,幾乎跟上了趙普的語速。

趙普仔細想了一下,“還有一條就是造茅房,每家每戶必須有茅房,縣城或者鄉里人流量大的地方也必須要有。”

這條建議看似滑稽,實則也是為了改善衛生環境。

古時大小解和如今的印度有些像,很多地方的人習慣不進茅房,或者茅房建的少,很多人都是幕天席地方便。

修建茅房能大大改善衛生環境,減少病毒的傳播源和傳播途徑。

最新小說: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 勇者名叫惡龍 士頌三國 因為我是殭屍 大唐機械夢 娶個女鬼老婆 我的三國有些亂 來到明末 三國之我有屬性點 建安天下 大明:從少年天子到綜武盟主 工業中華 貞觀:我來自未來 太陽與雄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