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問:“種在井邊幹什麼用?”
林樓蘭這才弄完那些籬笆,站起來對他說:“井上宜於種茱萸,茱萸葉落到井中,飲用這種井水,不害溫病。”
蕭景時皺眉:“你從何知道?”
林樓蘭挑眉道:“我就是知道啊,我神通廣大學富五車你不曉得啊!”
蕭景時被她這麼一說,便是再也沒有別的要問了,她做什麼都是有道理的。
林樓蘭又蹲下去,拿出種子,挖坑,放種,蓋泥,然後在泥土上放上一圈綠豆,再放泥土,種子,綠豆。一直到完成全部工序。
蕭景時見她這樣種,又問:“放綠豆做什麼用?”
林樓蘭笑道:“給土地增肥,綠豆在地裡腐爛後,可是很好的肥料,比之糞肥更好些,這樣長出來的作物又多又好。”
蕭景時又沉默了,直到林樓蘭給茱萸地澆上水。
這茱萸沒那麼快發芽,等到長出來的時候,這口井可就變得有生機多了,而且茱萸葉子掉落井裡,喝這樣的井水還能預付一些感冒傷寒。
白天上課,晚上林樓蘭就和蕭景時兩個人在西山腳,竹屋西邊又開墾了一塊荒地出來,然後請了人砍了竹子圍籬笆,又花了人工費二十文!
等籬笆圍好,林樓蘭便開始鬆土,翻地,每個晚上都就著月光在那邊揮著鋤頭,和蕭景時兩個人臉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起農活。
沒辦法!窮啊!沒錢的日子就得自己多勞動,才能減少開支不敗家!
九月初,林樓蘭遇上一年一度的民間盛事,造麴節。
造麴節是由國師算出這一年造酒麴最佳的日子,全民開始進入為期一個月的造麴釀酒工程,據說算日子做出來的酒麴,它釀出來的酒就會非常好喝,而且還能帶來財運。
所以造麴節又是個全民狂歡的日子,有錢人家的夫人也會親自洗手作羹湯,帶著家中嫡子,下場做幾天酒麴,幫自己家族謀財運。
林樓蘭覺得這個說法有失偏頗,財運這些她不懂,但是酒,她還是知道一二的。
酒好不好喝,在於投入的糧食夠不夠,畢竟釀酒非常費糧食,而且工序也多而且複雜。
首先要把整餅的酒麴,曬上五天光景,如果遇見好太陽,曬三天也就夠了,每天用炊帚刷三遍,總之要把曲餅弄到極乾淨。
然後把曬乾刷淨的曲餅,用刀斫碎,用布墊著,放在有高頂棚的架子上,再曬一天,而且期間得注意不要讓風或泥土沾汙,然後平平地量出一斗碎曲,在臼中再搗細碎些。
喜歡從前有個女教主請大家收藏:()從前有個女教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