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遊方結友
苗寨裡商業化的氣息確實很嚴重。
幾乎隨處都是賣小飾品的商鋪和小攤,還有不少所謂的特産店,但裡面的“特産”都是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東西,並不稀奇。
穿著苗服的女孩兒,我也不能區分她們是真的苗女,還是些穿著苗服拍攝紀念照的遊客。
我們順著寨子的青石板路,漫無目的地走著。我之前在房間裡推窗眺望的時候就發現了,苗寨裡的青石板路是以中心廣場為圓心,呈同心圓的形狀串連著吊腳樓。而每一條“圓環”之間又有小路相通,所以不管在什麼位置,都能夠很快走到中心廣場上。
“哇,這個好漂亮!”邱鹿指著商鋪裡一條閃閃發光的銀飾,眼睛裡閃爍著驚豔的光芒。
徐子戎被她拉著,認命地陪著大小姐東走西逛。他一隻手被牽著,另一隻手上還塞滿了邱鹿買的特産和小吃,不可謂不忙。
我視線一掃,忽然發現一棟吊腳樓的柱子上似乎雕刻著什麼圖案,因為年代久遠已經黯淡了下去,幾乎與木頭同色。
這些都是很好的素材,我相信越是平淡處越能彰顯一個民族的文化之美,相反很多刻意為之的景物倒是南轅北轍”、畫蛇添足。
我趕緊舉起相機,駐足拍攝。可不過是這麼半分鐘的間隙,等我回過頭的時候,眼前哪裡還有他們三個人的人影?
應該是看什麼都新鮮,跑遠了吧。
我微微嘆了口氣。這樣也好,我一個人可以專心地拍攝一些我感興趣的東西。
我把相機掛在脖子上,拿手機給他們發訊息,說我們在中心廣場彙合。那裡不管怎麼走總能走到,是最好的地標建築。
發完訊息,我看到另一處吊腳樓的木質結構似乎也有點意思,趕緊拿著相機上前去。
這吊腳樓沒有一處是現代科技,全靠傳統的榫卯結構建成,不僅是有民族特色,對研究傳統建築也很有用處。
我正拍著,突然沒由來一陣心悸,那種被某種視線窺伺的感覺又毫無預兆地出現。我脊樑一麻,頭皮發緊,打了個寒戰,微微的酒意都消散了不少。
我回頭掃視一週,可週遭都是來往的人,似乎沒有人有閑心把注意力放在我身上。
難道又是我的錯覺?
我放下相機,轉身的瞬間,餘光裡瞥見在兩棟吊腳樓的間隙裡,一片藏青色的衣袍飛揚著落下,衣角的銀飾在巧妙的角度裡折射了一瞬間太陽的光芒。
我順著青石板路一路前行,看到什麼感興趣的就拍什麼,順道還給幾個遊客拍了照片。等到了約定彙合的地方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
中心廣場燃起了高高的篝火,“嗶啵嗶啵”地響,被一圈柵欄圍住,避免有人太過靠近而被灼傷。人流也在不約而同地往中心廣場湧,大家的目標出奇地一致,幾條縱向通往廣場的青石板路上全是人,有遊客,也有苗家的姑娘和小夥。
我選了一個靠前的看臺坐下,檢視著拍攝下的照片。我輕按按鍵,照片就一張張向後翻動。
這些照片裡以建築和景物居多,有很濃的民族特色。我正快速地翻看著,忽然一張照片從眼前劃過,我猛地一頓,趕緊又按了回去。
照片裡,吊腳樓靜默地矗立在山坡上,木質牆體已經在歲月的風化下呈現出灰褐色。但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吊腳樓。
或許是巧合,我按下快門的那個瞬間,竟然有一個少年從鏡頭前走過,所以他竟被留在了照片裡。
少年側臉出鏡,面板白皙,鼻樑高挺,眼窩深邃,看得出是一副好骨相。他嫣紅的唇襯得後面的吊腳樓都灰撲撲的,眼簾低掩著,看不出他的神色。
我猜他應該是苗人,因為他留著及肩的半長發,編著繁複又精緻的辮子,頭上還墜著銀亮銀亮的苗飾。在照片的最下方,是他苗服的藏青色衣領,露出一點突出的喉結來。
應該是他走得快,所以照片裡我本來著意要拍攝的吊腳樓都被拍出了自然的虛化效果。
說起來,這張照片應該是被拍廢了,但我把手指點在“刪除”的按鍵上,竟鬼使神差地遲遲沒有按下。
正在這時,廣場上響起了高亢嘹亮的歌聲,我也就順勢把注意力從相機轉移到了廣場上。
不知道什麼時候,所有人都在寬闊的看臺上坐定,把敞亮的廣場給留了出來。只見兩隊身著苗服的男女從廣場的兩個入口魚貫而出,男子在左,女子在右。他們都手挽著手,臉上笑容洋溢,嘴裡還唱著苗家的情歌。
“月亮出來亮堂堂,喲——”
為首的女子亮開嗓子,聲音高而不破,脆而不尖,儀態端莊大方。其餘的女子則簇擁在她身邊,笑吟吟地看著對面。
很快又有一個穿著深藍色苗服的男子越眾而出,叉著腰應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