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郡李。
關東六大世家之一。
六大世家中,博陵崔和清河崔關係較近,范陽盧獨來獨往,也就和太原王互為姻親,關係稍微近一些,當然,這些家族,關係有比較近,也就有比較疏遠,甚至相互仇視的,就比如滎陽鄭和范陽盧之間,關係就非常的不妥當,鄭家基本不過大河以北,盧家不去大河以南。
當初,河北叛亂,背後主事之人以范陽盧為核心,太原王打下手,博陵崔,清河崔,以及趙郡李雖然在觀望,暗地裡卻也是出了一些力氣,這也是叛軍過境,他們這些家族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勢力反倒是擴充了不少,哪怕是叛亂平息,也並未受到什麼打壓。
相比較關中,朝廷對關東之地的統治要薄弱許多,尤其是大河以北的中原地帶。
關東六大家族,唯有滎陽鄭是站在了大唐朝廷這一邊,不曾加入叛亂,面對叛亂,鄭家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當初,哪怕是雒陽都被叛軍攻下了,滎陽依舊掌握在大唐朝廷手中,鎮守滎陽的多是鄭家人,只不過是掛著朝廷的名頭。
那場叛亂,鄭家損失慘重。
如果長安被攻破,大唐覆滅,鄭家肯定獨木難支,甚至有可能被滅族。
鄭家之所以不屈服,之所以站在關中門閥這一邊,原因很簡單,鄭家不願屈居范陽盧之下,兩個家族都傳承綿延了兩三千年,相互間的恩怨情仇足以寫好幾本書。
兩千多年前,盧家一開始是在雒陽,也就是在和鄭家的爭鬥中落入下風,不得不渡過黃河,去到了當時可以說是苦寒之地的幽州,再次開枝散葉。
要知道,盧家最落魄的時候,全族人只剩下了百人不到。
給他們造成如此困境的始作俑者便是滎陽鄭家,這樣的深仇大恨,怎麼可能不報?
所以,滎陽鄭和中央朝廷的關係極好,雖然不在關中,卻也算是關中門閥,唯有鄭家的商隊方才能在關中一地暢通無阻,其他的關東家族若是要進入關中做生意,必須有著利益交換才行。
歷史上,鄭家也差一點被盧氏滅族。
大祁王朝末年,鄭家的秘境有了問題,有怪異肆虐,家族那一代的天才人物在秘境中喪生,秘境被迫關閉,整整關閉了五十年,家族的人才形成了斷層,青黃不接,家族的支柱不過是兩三個宗師級別的武者,唯一的大宗師隕落之後,家族也就搖搖欲墜。
大家族有著名聲在外,實力雖然下降,卻也不為外人所知。
然而,有些東西無法瞞過明眼人。
范陽盧抓住了機會,像滎陽鄭發起了攻擊,最初,只是試探性的攻擊,試探鄭家的虛實,面對這種試探攻擊,鄭家的應對非常正確,採取了強硬的態度,而非息事寧人,退避三舍。但是,鄭家的應對雖然強硬,其虛弱的本質還是被盧家抓住了。
緊接著,一陣疾風暴雨般的打擊降臨。
每一擊都打在鄭家的虛弱之處,故作強硬的反擊起不到半點作用,滎陽鄭,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一品門閥有著覆滅的危機。
其他那些和鄭家有關係的家族,哪怕是有著姻親關係也都採取了坐視旁觀的態度,並未出手相助,沒有落井下石便已經算是不錯了。
最後,出手相助鄭家的乃是杜家。
是的,就是現在的大唐皇族杜家。
出手相助杜家的正是大唐的開國皇帝太祖,那時候,他正好成就了大宗師,憑藉一己之力擋住了盧家的那一位大宗師,之所以相助滎陽鄭,並非出自簡單的看不過眼,而是因為杜家和盧家有著利益衝突,當時,杜家和盧家都在大祁王朝同殿為臣,彼此之間立場不同,黨同伐異。
太祖是大祁王朝末代皇帝的表弟,皇后則姓盧,盧家乃是外戚。
秉承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太祖出手擋住了盧家,並且,聯合京兆顧氏等關中門閥為滎陽鄭站臺,有著這一批幫手,鄭家也就渡過了危機。
再加上,華山劍神卓不凡進入了滎陽鄭的秘境。
在那秘境之中,卓不凡斬掉了那個怪異,在生死鬥中感悟天道,突破了最後一道門檻,成為了大宗師。
卓不凡在鄭家那裡得到了好處,自然要報恩,也就成為了鄭家的護道人,護衛著鄭家,故而,哪怕是一直到現在,滎陽鄭都沒有出大宗師,依舊保持著一品門閥的稱號。
兩百年以來,鄭家並無大宗師出現,這其實只是明面上的說法,暗地裡,究竟是不是這樣,卻無人可知。
趙郡李和滎陽鄭不同,也和范陽盧不一樣,這個家族地處中原,歷史悠久,在現在氏族志中的一品門閥裡,傳承的年代最為久遠。
道君姓李,上古時期,牽著一頭青牛破開了天地裂縫,進入了此方世界,留下了道門,傳授給了人類神通道法,如此,方才擺脫了食物鏈最底層的命運,將遠古大妖趕到荒涼地帶,又或者封鎖在秘境中之後,人類也就成為了食物鏈的頂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