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魚先用神眼去看仙杏。
在他神眼的凝視下,仙杏一點一點的發生變化,先是表皮,不再是長著細小絨毛的粉紅色果皮,而是一條條由複雜紋路編織而成的網膜。
透過層網膜,他看向仙杏深處。
仙杏深處是一片昏黃,朦朦朧朧,像是裡面有一團柔和的光,無時無刻不向外散射。
整個仙杏看起來,宛若暖玉,又似凝脂。
良久,他才緩緩閉上神眼。
拿著仙杏的手緩緩舉起,把仙杏與自己視線持平,他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盯著仙杏,心中犯起嘀咕。
“我該怎麼辦?難道要學神農嘗百草,以身試果?不行,絕對不定,我可沒神農那麼強大的免疫系統!”
再說了,就算貴為神農,最後還不是喪生在了斷腸草的劇毒之下?
親身試吃這種魯莽的做法,當下就被他否決。
心中煩憂剛起,前世所學的化學實驗理論,就自然而然的從腦海深處浮現了出來。
霎時間,他便有了主意。
若是把仙杏當成一件實驗品,從而進行臨床化學實驗的話,一切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科學,一切還得仰仗科學。
檢驗仙杏是否能吃,以及有何作用,並不需要進行復雜的臨床化學實驗,只需要用到其中兩個概念即可,定量和定性。
所謂定量,是指的確定一種成分某種物質)的確切的數值量。
所謂定性,是指確定某種東西的確切組成成分。
更直白的說,杯子理由100毫升液體,這是定量;杯子裡的液體是水,這是定性。
為了驗證仙杏的本質,他決定先採取定量實驗。
透過定量,取仙杏的萬分之一,或者是十萬分之一,作為實驗物件,從而減小仙杏本身的影響,以免此仙杏是絕世毒藥,一個不甚吃了,就此死翹翹。
然後,進行定性分析。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再透過服食的方法,來檢驗這仙杏是有毒,還是有助於修道,或者只是口感好而已。
本來呢,他準備先用動物進行試驗,然後再換人試驗,如今有‘定性’和‘定量’兩大法寶保駕護航,決定親自品嚐仙杏。
實驗,從萬分之一仙杏開始。
萬分之一仙杏入腹,江小魚立刻便察覺到一股暖洋洋的靈氣,順著食道,滑入腸胃,最後擴散至四肢百骸。
有靈氣?
能修煉?
他雖然是緊閉著雙眼,嘴角卻忍不自主的扯起,彎彎一個大大的弧度,不多一會兒,房間裡就響起了他的哈哈大笑。
屋外,大雪停了,太陽高升。
暖洋洋的陽光,照在潔白雪花上,折射著星星點點的光,把江小魚這個院落裝點的美輪美奐。
兩個使喚丫頭,一左一右,站在門口,聽見門內笑聲,相互望去,都看見了對方眼底的盎然笑意。
她們公子高興,她們就高興。
江小魚的神經末梢,緊緊跟著靈氣流轉,直至它們被吸收,或者散逸,才緩緩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