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幫是明清時期三大黑社會組織之一,另外兩個是鹽幫與洪門。不過鹽幫成立時間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武帝鹽鐵專賣時期。洪門與其他兩個相比就是小字號了,這個時期還沒有成立。
明末時期的漕幫還沒有後世威名赫赫的名聲,只是由一幫在大運河上討生活的船伕組成,為的就是避免被地方豪強欺負。
漕幫最早淵源於明代的民間宗教羅教,最初分佈於北直、山東等地,後來沿運河發展到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區。其門徒主要在運河沿岸各埠以運漕糧為業,又稱糧船幫或糧幫。其中又分為兩派,一是主幫,由浙東溫州、台州人組成;一為客幫,由皖北、江北人組成。幫內有幫規儀式,有輩分割槽別,按輩分收徒。
今天要請馬鋮吃飯的就是客幫,一幫由江北人組成的商人。漕幫雖然是一個鬆散的行會組織,但是幫內也派系林立,主幫仗著人多財厚,在幫內事務上佔有很大的發言權。
而客幫主要興起於明中期,這些江北人根基淺薄,向來被主幫欺負,什麼好處都撈不到。這次聽馬鋮帶著十一萬大軍要出征杭州,正好馬士英在鳳陽當過幾年總督,也算半個鳳陽人,這些江北人才託到張國柱處,想與馬鋮搭上關係。
馬鋮聽張國柱說完心中一動,現在馬鋮對南直隸的地方勢力無從下手,這些江北人的到來正好是個契機。
南直隸也就是太湖流域,從唐代*開始就是南中國的經濟中心,韓愈說過:“ 賦出天下, 而江南居十九。以今觀之,浙東、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蘇、松、常、嘉、湖五府又居兩浙十九也”。
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因為太湖流域的蘇松二府支援張士誠反抗朱元璋,所以蘇松二府的賦稅很重,明初這兩個府的賦稅佔據了天下賦稅的一半。到了明朝中期,因為湖廣江西等地發展,蘇松等地的賦稅佔比下降,但是也佔天下賦稅的三成。
太湖流域有錢,也造就了太湖流域文風極盛,有明一代兩萬多進士,太湖流域就佔了二成,明末東林黨的大本營就是蘇松二府。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控制經濟基礎,所以太湖流域的經濟就掌握在大大小小計程車人家族手中。馬鋮想要爭霸天下,必須要掌握太湖流域的錢糧,而掌握錢糧必須要得罪這些大大小小計程車人家族。這些家族在朝中有人為官策應,在鄉中掌握話語權,可不是馬鋮能隨便說收拾就收拾的,所以如何合理合法的分化瓦解這些士人集團,就成了馬鋮南直隸攻略的重中之重。
現在漕幫這些不得勢的江北人送上門來,馬鋮自然不能輕易放過。
“既然鄉黨所請,本督也盛情難卻,就去看看這些鄉黨想要說什麼!”
張國柱聽馬鋮答應大喜,趕緊出去準備。能去吃頓好的馬鋮也就不在吃碗中的軍中伙食,讓親兵收拾碗筷,然後換上普通衣服,帶上二百親兵跟著張國柱一同出營。
明代和後世不一樣,有錢的大商人並不在城內居住,沒有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幾萬數十萬人的大城市實在不適合人居住,所以一些大地主、士人都居住在離城不遠的城鎮。
今天邀請馬鋮吃飯的這些商人居住在運河南岸的東湖村,這裡只有一百多戶人家居住,距離鎮江府城將近十里,真是一個隱居的好地方。
南直隸的二月份已經入春,路上的雪都已經化盡,只是道路泥濘不便通行。馬鋮騎著馬帶著二百騎兵來到東湖村,早已經得到訊息的客幫商人等在村口迎接馬鋮這個大軍閥。
這些客幫在為首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傢伙帶領下,跪在路邊叫道:“草民恭迎大將軍!”
馬鋮的正式官職是鎮國侯、督師江南,但是馬鋮很喜歡外人叫自己大將軍,現在聽這幫傢伙這麼說,馬鋮笑道:“這位老者,起來吧!”說完馬鋮下馬攙扶起這個老傢伙,好生打量起來。
這個老者中等身材,長得慈眉善目,穿的一身尋常員外的服色。這老者雖然穿的不起眼,但是馬鋮知道,這幫傢伙一個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俗話說得好,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這幫傢伙乾的勾當與水滸中的船火兒張橫差不多,行到河中問你想吃板刀麵還是餛飩麵!
為首的老傢伙起來後,躬身說道:“小老二金純,能請得大將軍與張軍門光臨寒舍,實在三生有幸!”
張國柱是中人,這時站出來說道:“金純,我家大帥事務繁忙,這次能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你家,可是你金甲祖墳冒青煙了!”
“對對,張軍門說的很對,快請大將軍與張軍門入寒舍!”金純說完在前面引路,帶領馬鋮走入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