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被押解出來的那六個人,垂頭喪氣。
偶爾還有民眾拿東西去砸貪官,廖西牙已經被砸得頭破血流。
官差沒有制止,只要不是用太大的石頭,就不制止民眾的這種行為,讓貪官多吃苦頭,更能震懾其他人。
“看來,燕王懲治貪官是動真格了!”
“在以前,官府太多貪官了,連小吏都要拿點好處,希望燕王能徹底懲治!”
“是啊!大明官場太黑暗了,早就該懲治了!”
“燕王雖然謀逆,對於我們來說卻是好事!”
“以後官府面貌,或許能煥然一新!”
…………
在遊行隊伍走後,民眾相互交談著。
“貪官都該死!我家人就被貪官害過!”
“應該把貪官千刀萬剮了,讓他死得跟袁崇煥那麼慘!”
“狗官不得好死!”
“大明就是貪官太多,活該亡國!”
“幸好有燕王在,抵抗建奴,拯救天下!要不然我們還要被建奴殘害,要被貪官汙吏迫害!”
…………
民眾紛紛發言,痛罵著貪官,表達對貪官的憤怒,對姜鑲的感激。
在京城許多地方,都有張貼告示,詳細寫明六人的行為,再次重申燕王的政策,就是對貪汙腐敗絕不容忍。
六人在被遊街示眾一天後,被押到刑部,由刑部的人按照燕王新定的律法審判。
——————
山海關,張同敞第二次來到這裡,見到吳三桂。
吳三桂實力大不如前,又歸順了姜鑲,不敢像以前那樣高姿態,好好款待張同敞。
得知張同敞升官了,吳三桂祝賀他。
一番寒暄後,雙方進入正題。
張同敞道:“吳總兵,原本關寧鐵騎三萬人,朝廷給你六萬匹軍馬。山海關一戰,為了打擊韃子,關寧鐵騎損失很大,只剩下一萬人,真令人痛心!”
說到這裡,他露出一副難過之色。
張同敞只是故意這麼表現而已,吳三桂才是真正的難過,他的神情很是難看。
吳三桂嘆息道:“唉,只可惜沒能殺多爾袞!”
在那天,吳三桂是因為憤怒要殺多爾袞,事情過後,吳三桂冷靜下來,為沒能殺吳三桂而可惜,不是因為沒能解心頭之恨,而是失去了做大英雄、被封侯爵的機會。
現在的吳三桂,比高傑、劉澤清這類總兵還不如,那些總兵好歹有自身的地盤,可擷取當地賦稅據為己有,做個土皇帝。
而吳三桂根本沒有地盤,沒有下轄的百姓,只能靠朝廷的糧響供養,沒有自立的最基本條件。
張同敞順勢道:“若是吳總兵宰了多爾袞,那便是大英雄,燕王必定高興,封吳總兵為侯爵。”
吳三桂再深深地嘆息著。
時機到了,張同敞道:“吳總兵雖然沒能殺多爾袞,要封侯的機會還是有。”
吳三桂立即被吸引住了,急問道:“是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