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村民們的顧慮頓時煙消雲散,因為他們信任姜鑲這個大英雄。
對於建奴從將軍石關而來,村民們擔憂起來。
以往建奴數次入關,主要是在平原地帶劫掠,而靠近長城的燕山山脈裡的村莊,既道路難行,山區村落也窮得叮噹響,沒有劫掠的價值,山區的百姓才倖免於難。
而現在,建奴從將軍石關進攻,焉知會不會順便從小路進村。
張煌言有一定察言觀色的本領,看出許多村民還有擔憂,又再大聲道:“姜將軍是韃子剋星,是百姓保護神,請鄉親們相信姜將軍、相信京營。我帶兵來此,就是為了尋找小路繞道北邊,奇襲清賊……”
他說出自身的請求,對村民了的態度始終很好。
很快,先後有數名村民表示,這裡往北可繞到靠近將軍石關的官道,只是非常難走。
張煌言大喜,最後選擇讓一父子帶路。
臨走之前,張煌言向村民們再次言明,一定會擊敗來犯的韃子。
張煌言和千餘名部下們,在荊棘叢生、根本沒有路的地方行走,前進艱難,讓讀書人出身的張煌言十分不適應,但為了勝利,他一定要堅持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樣一來,同時有兩支部隊在山區中行走。
一支是北上的京營,另外一支是南下的清軍。
————————
二月初二上午,將軍石關東南側的山區,有一支數千人的清軍在艱難前進著,這支清軍以圖賴、任珍為首。
儘管滿八旗作為漁獵民族,因為時常要在山上打獵,習慣在山區行動,在這荒山野嶺行軍,亦覺得辛苦。
那帶路的老漢,帶著他們所經過之處,根本沒有路,而是沿著山腳下披荊斬棘前進。
接近午時,圖賴徹底不耐煩了,問道:“這根本沒有路,何時才能走到南邊?”
老漢面無表情道:“村裡到南邊根本沒有路,你們非要從村裡到南邊,只能翻山越嶺了,南邊有個門洞村,要是到了那邊,有小路到將軍石關!”
任珍威脅道:“要是你敢騙我們,先把你宰了,再殺光你們村子裡的人。”
老漢低著頭,沒有回話。
就這樣,數千清軍一直翻山越嶺,在艱難地南下。
由張煌言所率領的部下們,同樣在翻山越嶺,只是艱難程度要低於清軍。
到了傍晚,圖賴再次威脅老漢,要是敢耍花招,殺光全村的人。
那老漢很是痛苦,他是知曉怎麼走到南邊的門洞村,是被迫才給清軍帶路,真要是到了那邊,讓清軍抄小路襲擊明軍,導致明軍失敗,他會愧疚終生,但要是不這樣做,全村人都會慘遭毒手。
在通往將軍石關的官道上,清軍和明軍在對峙著,誰也沒有主動發動進攻,多鐸是寄希望於圖賴能有所突破,張發可任務並非是主動進攻,而是要擋住清軍攻勢即可,他並不太急,先看看張煌言是否有突破。
初三,雙方特殊部隊繼續前進著,要是雙方都繼續前進,有一定機率能夠相遇。
————————
下午,張煌言和部下們在艱難行軍著。
這時候,正翻越山嶺,來到了半山腰上,隱約望見了北邊的異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