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初一,一大早,京城內的每個告示欄,都貼上了新告示,很快就吸引了民眾前來觀看。
吳三桂在山海關殺建奴一萬六千餘人,既讓百姓意外,又振奮人心。
“聽說吳三桂掌管關寧鐵騎有些年頭了,以前沒看他取得如此大勝利。”
“那怎麼相同,以前由朱家皇帝掌管大明,聽說皇帝昏庸,又時常拖欠軍餉,兵爺們豈肯用命!”
“沒錯了,吳三桂肯聽從姜首輔,自然又不一樣了!只要殺韃子的人都是英雄!”
“現在啊!吳三桂也是英雄了!”
“嘿!范文程又死了一個兒子,死得好!像這樣的狗漢奸,全家都應該慘死!”
“大同那邊擋住了清賊,山海關又重創清賊!昨日早上出征的京營,也定能重創清賊!”
“反正啊!有姜首輔在,我很放心!”
“就是啊!由姜首輔掌管朝政,比大明皇帝好多了!”
“我相信,姜首輔能遲早能滅建奴!”
…………
民眾們議論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
原本姜鑲搞政變,導致許多人對他憎恨、不滿,而清軍大舉南侵,又期待著姜鑲能擋住建奴,讓對姜鑲不滿的人有所減少,姜鑲威望有所上升。
這個訊息,早上是在京城內傳播,繼而是在北直隸、山西的各府、縣、鎮、鄉傳播。
辰時,武英殿,這裡舉行朝會。
首先,由小玄子大聲告之昨天的捷報。
眾臣聽後無不振奮,殿內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許多人紛紛發言,敘說喜悅之情。
姜鑲朗聲道:“吳三桂與清賊勢不兩立,在山海關殺清賊一萬六千餘人,軍功甚大,理應封賞!本官建議,加封吳三桂為忠勤伯!”
張同敞給姜鑲的報告中提及過,當時向吳三桂說過,要是能除掉多爾袞,保舉吳三桂為侯爵,吳三桂沒能殺多爾袞,給他個伯爵已經能交待過去了。
隨即,姜鑲轉身對旁邊的朱慈烺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朱慈烺把姿態放得很低,道:“姜首輔言之有理,就這麼辦!”
姜鑲再轉身面向眾臣,朗聲道:“張發可副將率軍出征,本官對他充滿了信心,大家拭目以待,等著前方捷報。”
很快,有快馬從城門而出,趕往山海關,要向吳三桂傳達朝廷的封賞。
————————
清晨,張發可和部下們繼續出發,從官道向將軍石關方向前進。
張發可專門派先頭部隊北上,協助楊百總設定陷阱。
張煌言專門派出部下,一路上留意官道兩側地形,以及查詢附近村落,儘量找到能帶路的村民。
這個時期,像將軍石關這類小關隘,地圖上只會標記官道和大概位置,不可能會有關隘南側山區的詳細地形圖。
張煌言要了解地形,只能派部下去偵察。
出發後不久,楊百總派人來報,清軍前鋒離這裡只有五十餘里了。
不久後,張煌言部下來報,前方五里處,有條羊腸小道通往一個村子,那村子名為柳冬村。
張煌言分別找到遊擊郭子濤以及張發可,表示要進村找村民帶路,爭取找到道理,繞道清軍背後。
張發可當場答應了,張煌言帶著部下們另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