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剃髮,吳家三兄弟和多爾袞等人,可不會在這裡乾巴巴等著,吳三桂邀請多爾袞入關。
多爾袞讓費雅思哈、葉臣先率領一萬五千清兵進入山海關。
一陣子後,費雅思哈出來報告,說山海關內沒有異狀,關城主要地方派兵把守。
隨後,吳家三兄弟帶著多爾袞、范文程、範承蔭等人進入山海關。
山海關的關城周長約四千米,但並非只有關城,還有甕城、東羅城、西羅城、南北翼城等,共同組成了整個山海關。
多爾袞先是視察山海關內情況,視察關寧鐵騎。
山海關內外,原本有養馬放牧之地,因寧遠已失守,三萬關寧鐵騎的馬匹,都關在馬鵬內,這些軍馬皆是好馬,並不差於滿八旗的戰馬,那三萬關寧鐵騎,戰力比滿八旗亦差不多了多少。
視察完畢後,多爾袞甚感滿意,隨著吳三桂歸順,大清實力大增,姜鑲根本沒有翻盤的可能。
隨後,吳三桂帶著多爾袞、范文程、範承蔭等人進入正堂。
吳三輔、吳三鳳沒有再陪伴,吳三鳳安排下去,讓守衛山海關的人分好批次,輪流出去剃髮。
吳三桂屬於歸順大清,並非投降,原本五萬部下仍然由吳三桂指揮,萬餘清軍固然把守山海關內要地,吳三桂的部下們,除了剃髮之人外,仍然還是全副武裝,把守著各處。
當吳三桂先進入正堂時,多爾袞走慢了一下,把范家父子叫到一邊,對范文程道:“憲鬥啊!你雖未封王,但你對大清的功勞,比四個漢人之王更高。大清能入主中原,漢人中你功勞第一。”
聽到這麼說,范文程激動起來,情不自禁留下喜悅的淚水,他為大清殫精竭慮,總算功成名就了,這正是他所追求的。
範承蔭高興得很,道:“范家既已成為大清之臣,自然會為朝廷排憂解難。”
他猶豫了一下,道:“攝政王,下官斗膽問一句,既然家父功勞高於四個王,何不也封家父為王。”
范文程沒有責怪兒子,要是能如此,那就更完美了。
多爾袞“咳”了一下,回應道:“封王乃是不得以而為之。你們放心,待解決姜鑲後,本王會讓皇上冊封憲鬥為多羅貝勒。”
在滿清的九等爵位中,多羅貝勒排第三,僅次於親王、郡王。
范文程作揖道:“謝攝政王。”
隨後,三人進入正堂,跟吳三桂一同討論大事。
葉臣同樣在陪伴著,費雅思哈則是在關城內巡視,確保沒有意外。
————————
山海關南側不遠處,京營騎兵百總和部下們出現在這裡,護送著兩輛馬車北上,馬車上分別是張同敞、吳三鳳長子吳應陶。
離山海關不遠了,張同敞開啟車簾,望著前方的山海關,見旗幟沒變,鬆了一口氣,覺得來得還算及時。
山海關南城牆上的守軍,見百餘人的京營騎兵前來,大感奇怪,吳三桂都已降清了,關隘門外正在剃髮呢,聽說已經有萬餘人被剃髮了,不久後要輪到值守在這的人,都已經這樣了,怎麼京營還會有人前來?
就這麼少人,肯定不是來作戰的,那為何來此?
不久後,車輛抵達城門下,張同敞和吳應陶下得馬車。
城牆上軍官喊道:“來者何人?”
張同敞朗聲道:“兵部郎中張同敞,帶吳三鳳將軍長子一同來山海關,要面見三位吳將軍。”
吳應陶大聲道:“我乃吳應陶,速速開啟城門,我要見父親。”
城牆上的官兵們都驚呆了,吳家在京城的家人不是被姜鑲全部殺害了嗎?怎麼吳三鳳長子會出現在此?
望著城牆上驚訝中的官兵,張同敞覺察到了不同尋常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