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和衛以北,自從阿濟格下令退兵後,命人嚴密監視南邊,發現京營始終都嚴密戒備,找不到強攻或突襲的機會。
即便到了晚上,哪怕天氣寒冷,值勤的京營士卒仍然毫不懈怠,讓阿濟格很是鬱悶,不禁感慨:姜鑲的部下,還真是強軍!
阿濟格的大軍,被困在陽和路上,一籌莫展。
在最初時,阿濟格原本以為,明軍難以處處設防,只要突襲快速拿下陽和衛,再派騎兵快速南下,明軍根本來不及將他阻擋在山區。
然而,陽和口守軍抵抗之頑強、其他明軍趕到陽和口南邊的速度,都出乎他的意料。
二十五日上午,李智雀率領五千餘人趕到,包括第一營全體官兵,以及直轄的一個部。
這樣一來,在陽和衛的京營兵力達到了上萬人,官兵們士氣更旺盛。
莊蒙少來到李智雀面前,道:“啟稟李副將,末將奉命趕來這,成功抵擋清賊的猛攻!”
接著,細細敘述昨天作戰經過。
聽完後,李智雀拍拍莊蒙少肩膀,讚許道:“完成了任務,幹得好!”
莊蒙少嘆道:“只可惜,殺清賊太少了!”
李智雀道:“只要清賊還想著南攻,我們就有機會。我們大同軍最艱難時期已過去,清賊沒機會了。”
接著,兩名遊擊、四名副遊擊、七名千總被召集一堂。
李智雀進行詳細部署,既防止敵人正面進攻,亦防止從其它方向偷襲。
其他三個總兵的援軍,都正在趕來的路上。
————————
建奴南侵訊息傳出,北直隸、山西、山東各處都緊張起來,特別是北直隸、山東的百姓們,深受清軍之苦,擔心清軍像上次那樣到處橫行,清軍鐵騎所到之處,鄉鎮、小縣城都要遭殃。
有些人打算在清軍來臨時上山躲起來,有些人打算到城裡親戚家中暫避,可無論躲到何處,首先要有糧食才能熬過去,農戶家中存糧不多,城裡人更是要買糧,糧商們趁機漲價。
陽和衛那邊飛鴿傳書傳來的戰事,讓姜鑲比較放心,只要李智雀及時率軍趕到,一定能阻擋清軍在那邊的南下步伐。
二十六日這天,慈慶宮內,姜鑲在批閱奏章。
透過這些天來的實踐,姜鑲對如何處理朝政已是初步上手,並且只有北直隸、山西的地方官還認同由姜鑲掌控的朝廷,每天的奏章不多,這幾天來,一般是姜鑲獨自處理奏章,要是遇到疑難問題再跟官員商議。
北直隸和山西許多官員在奏章中提及,因為戰事來臨,糧食價格上漲了很多,百姓們怨聲載道。
姜鑲對此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除非進行糧食價格強有力管控,又或者朝廷實行糧食專賣,這隻有等到他實力更為強大後,手底下有強勢的官府,才能強勢推行下去。
在明末,朝廷就是管控力太弱,無法把大明的資源、力量都集中起來,才讓建奴逐步坐大。
午後,小桂子進入,道:“啟稟首輔大人,趙天麟大人求見。”
趙天麟進入,行禮後,道:“主公,卑職始終隱隱覺得不妥,吳三桂此人,是很大不穩定因素!”
姜鑲放下奏章,道:“先生是擔心吳三桂倒向滿清?”
趙天麟道:“正是,吳家全家由主公掌控,吳三桂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可若滿清用計,讓吳三桂誤以為家人已被主公殺害,那他只能投靠滿清。”
姜鑲皺皺眉頭,道:“若吳三桂有疑惑,肯定會派人來京,一看便知。除非…”
因為趙天麟引導,姜鑲想到了其中關鍵,道:“除非吳三桂派出之人被滿清收買,向吳三桂謊稱吳家已被我殺害!”
趙天麟點頭道:“正是!這正是滿清厲害之處,因為有明君,武力和謀略兼備,才能逐漸壯大,吞併漠南蒙古、迫使朝鮮國臣服、蠶食大明疆土。”
姜鑲道:“先生既然來了,想必有應對之策?”
按照他對趙天麟的瞭解,趙天麟來向他說出這些話,十有八九已想出了應對方法。
只聽趙天麟道:“回稟主公,卑職今日早上細細思索,的確已想到了對策。”
小冰河時期的天氣,在二月下旬依然寒冷。
君臣兩人在書房裡坐下,小玄子端上了熱茶。
兩人都喝下一口熱茶,暖暖身子。
趙天麟道:“主公,只要能先想到滿清有可能使出的奸計,要將之破解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