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鑲調侃道:“你這話就不對了,生兒子你就沒份啊!”
按照古代封建思想來說,妻妾給夫家生孩子是天經地義。
洗澡完畢後,開啟寢室門,小玄子立即來報:“首輔大人,大同又有訊息前來。”
姜鑲開啟一看,小紙張中寫著密密麻麻的小文字,小玄子把蠟燭拿近,姜鑲看清楚了。
看著裡面所寫的陽和口守軍們的事蹟,姜鑲神情振奮。
翌日早上,辰時正。
武英殿,這裡上三天一次的朝會。
自從姜鑲主政後,取消了天還未亮的早朝,改為三天一次的辰時朝會,朝臣們只要提前兩刻鐘趕到午門即可。
在以前,勤政又能力的低下的崇禎,每天都要早朝,讓朝臣們每天三更就起床。在姜鑲看來,這也是屬於弊政,立即將之更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韃子的魔抓,終於向我們伸來了,在昨日,陽和口遭遇清賊猛攻,一個司的守軍407人,只有………,犧牲的405人,是抗擊韃子的英雄,是軍人的楷模,是京營的驕傲!”
姜鑲慷慨激昂講述著。
在場的朝臣們,聽著這個事蹟,許多人為之熱血澎湃。
陽和口守軍能夠作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其意志之頑強,讓朝臣們為之震撼。
也就只有姜鑲,能夠調教出這樣的鐵血軍人。
陽和口雖然失守了,但大家對於第二次擊敗建奴更有信心。
“京營大同軍四營三部第一司,那是京營第一英雄司,我決定將之重建,並擴充為一個部,為京營直轄部,周樹友升任千總。該部的英雄事蹟,要向天下傳揚,激勵軍心、民心。”
姜鑲講述完畢後,禮部侍郎邢偉連道:“首輔大人,建奴重兵攻大同,下官認為,需派出援軍馳援,若被建奴攻入大同,各衛所和軍戶們,恐怕要被毀於一旦。”
對於該如何應對,姜鑲早就有了對策,對於下屬的發言不符合他意的,許多情況下並非要立即反駁,讓眾人各抒己見。
內閣次輔蔣德璟反駁道:“這很有可能是建奴聲東擊西之計,北直隸才是他的主攻方向,若分兵趕往大同,中計也!”
張國維道:“下官認為,大同軍再加上山西軍、宣府軍、朔州軍之援軍,只要齊心協力,應當能抵擋建奴之攻勢。”
新上任的順天府府尹瞿式耜,對於這種建議非常生氣,用重語氣道:“京營在大同之兵,需用來保衛京營和北直隸,不宜再分兵。很明顯這是建奴奸計,那些鼓動分兵者,我看是別有用心。”
頓時,有數名臣子跳出來反駁,現場唇槍舌戰,許多人互不相讓,爭吵得面紅赤耳。
眾臣各抒己見,總體來說,過半數的人反對派兵去大同,既是對時勢的恰當分析,亦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的家在京城,不希望京城再次被建奴糟蹋。
姜鑲冷眼旁觀著,等到了一定時候,再由他來最後拍板。
瞿式耜瞪著邢偉連,怒喝道:“邢侍郎,你口口聲聲說派兵支援大同,我看你是建奴奸細!京城要緊還是大同要緊?”
邢偉連毫不示弱,反駁道:“大同同樣要緊,只要姜首輔竭盡全力,定能兩邊都能守住!”
…………
“行了!別吵了!”
終於,姜鑲出言制止,殿內立即安靜下來,沒有人敢違逆姜鑲之意。
“這定是建奴聲東擊西之計,大同鎮雖然守軍只有一萬兩千,只要能像陽和口守軍那樣頑強抵抗,又還有三個總兵援軍,一定能守住大同。在京城之兵,需用來拱衛京城,不可分散,若清賊敢侵犯京城,一定讓他有來無回!”
姜鑲的決定,讓不同意增援大同的臣子們很高興,那些建議分兵的人,沒有敢出言反對。
隨後,姜鑲再轉身面對旁邊的皇帝朱慈烺道:“臣之決定,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在朝會上,作為傀儡的朱慈烺,一直都無精打采,聽到姜鑲對他說話,回應道:“首輔乾綱獨斷即可,朕這個皇帝只是擺設,像朕問話只是多餘!”
他恨死了姜鑲,只是一直都只能忍著,他最多隻敢把話說到這個份上。
聽到皇帝這麼說,朝臣們面面向覦,沒有人因此發言,大家都知曉,大明已名存實亡,就算沒姜鑲,大明照樣要亡於滿清或闖賊,那時候結果會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