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全家人還在姜鑲手裡,就更要謹慎行事了。
吳三桂道:“那好,我們暫且先不表態,且看姜鑲開出的價碼如何!”
三兄弟商議已定,但並未立即把範承蔭召來,要是這樣顯得吳三桂很著急,三人先慢慢吃過午飯後,再召見範承蔭,要讓多爾袞著急,而不是他們著急。
範承蔭道:“吳總兵,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麼好的機會,可千萬別錯過啊!想必已考慮清楚,決定投奔大清了。”
吳三桂“咳”了一聲,道:“我家人還在姜鑲手裡,此事事關重大,還得遲些才能答覆。”
範承蔭道:“吳總兵所憂慮的是,但這並非要立即公開,吳總兵可先做出決定,寫個書信讓範某回去轉交給攝政王,然後再見機行事,約定好把這事公開的時間。更何況…”
他沒有直接說下去。
吳三桂問道:“何況什麼?”
範承蔭道:“更何況,吳總兵在京城的家人,恐怕已遭遇毒手!”
“不可能!”吳三桂衝口而出:“姜鑲不會還未弄明白就殺我家人!”
吳三鳳道:“據姜鑲以前所作所為來看,他不是魯莽之人,不會貿然殺了我吳家家人。”
吳三輔冷冷道:“範公子,恐怕你們最希望姜鑲殺我全家吧!這樣一來,我們只能投奔大清了!”
範承蔭冷靜回應道:“吳將軍言重了,大清朝廷希望吳將軍能跟家人團聚。在範某出發前,攝政王還特別吩咐家父,要想辦法救出在京城的吳家家人。”
吳三桂不是傻子,他清楚得很,這只不過是場面話、客套話而已,多爾袞巴不得姜鑲殺了他全家。
不過,姜鑲真要是這樣幹,他跟姜鑲就是血海深仇,只能投奔滿清了。
吳三桂道:“請範公子先回去稟報攝政王,感謝他對吳某的看重,只是吳某家人還在京城,得家人安然無恙,我才能放心投奔大清。”
範承蔭道:“吳總兵可派人去京城一趟,吳家家人是否遇害?到時候便知!
吳家三兄弟都認可這個提議。
吳三桂看向吳三輔,道:“三弟,不如你去一趟京城!”
吳三輔遲疑了一下,回應道:“二哥,若姜鑲已殺害家人,我去到京城,只會是自投羅網,白白送死。不如派一個我們信得過之人去京城?”
吳三桂覺得也是,把一人召來。
很快,一人走入正堂,這人年紀跟吳三桂相若,名叫甘復應,是跟吳三桂從小玩到大的人,交情頗深。
“卑職參見總兵!”
吳三桂道:“復應啊!勞煩你去一趟,看望我的家人!”
接著,他只對甘復應說掛念家人,去看望一下即可,可不會說出真實緣由。
甘復應領命,帶上一些行囊後,騎馬出發了。
在吳三桂見甘復應過程中,範承蔭很留意甘復應的樣貌。
甘復應離開正堂後,吳三桂派人送範承蔭離開山海關。
範承蔭出到寧遠城以北後,來到某村落,這已是滿期的地界,有個人前來跟他接頭。
範承蔭交待一些情況後,那人立即飛鴿傳書,信鴿飛往山海關以南以西二百里外的遷安縣城。
從京城到山海關約六百里,一路上走官道,遷安是必經之地。
遷安有長期潛伏的滿清探子,接到飛鴿傳書後,立即行動起來。
翌日接近午時,甘復應從北門進入遷安縣城,打算在這裡好好吃上一頓飯後再繼續出發。
他剛入城不久,便有人來找到他,說跟他有要事商談,來到某角落後,那人表示,給他從富貴送前程,說出某些要求。
甘復應能力平平,因為跟吳三桂有交情,才當上了小軍官,那人開出的價碼實在很高,他頓時心動了,當場就答應了。
————————
京城,黑冰臺官署,陳明遇把駱養性、何邦奇召來。
駱養性道:“建奴奸細猖狂得很,到處散播謠言,得把他們抓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