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姜鑲讓衛兵們退下,把門關上,只剩下他和崇禎二人。
此時的崇禎,內心仍然憤怒,只是不像剛才時那麼激烈。
他對姜鑲怒目而視,對姜鑲的憎恨比山還高、比海還深,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
崇禎被捆綁得嚴嚴實實,坐在椅子上。
姜鑲道:“崇禎,比可知大明為何會亡於你手?”
崇禎怒道:“諸臣誤朕!諸臣誤朕也!包括姜鑲你這狗賊,若不是諸臣誤朕,大明就不會落到如此地步。”
姜鑲搖頭嘆息,崇禎就是死不悔改之人,在原本歷史上,上吊前在袍服上書寫,同樣是說“諸臣誤朕”,完全不正確認識、或不願意承認自身的錯誤。
“錯了!陛下錯了!”姜鑲大聲回應:“是你昏庸無能,才導致奸臣當道!你上任之初,被那些文官、東林黨糊弄,急於殺魏忠賢。魏忠賢是被殺了,沒人來制衡那些文官了,他們高興了,你可就慘了。陛下,你在位十七年間,忠奸不分,刻薄寡恩,稍有不順,便對忠臣、賢臣撤職、下獄、賜死!以至君臣關係極為緊張!本來大明局勢還沒到無可挽回地步,可就是因為你繼位,讓大明越來越差,最終到了無可挽回!”
“陛下,你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你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砍頭、凌遲,其殘忍和冷酷與魏忠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不相信文武百官,你還頻繁地調整官吏,十七年間竟然換了十七個刑部尚書和五十個內閣大學士,總督中被誅者六人,巡撫被戮者十一人。”
“朝廷府庫拮据,本來田賦就稅源狹窄,大量可避稅的土地你不收稅,因為文官集團反對,你又不敢收商稅,剿匪和與建奴作戰需要大量養兵,你只能向為數不多的小農戶收稅,逼得他們造反。”
“崇禎,有你這種昏君,大明滅亡成為必然!”
姜鑲毫不客氣,直指崇禎的過失,他並不是亂說,而是以事實為依據。
接著,姜鑲又再指出例子,比如盧象升是怎麼被搞死的,比如孫傳庭下獄導致李自成趁機坐大。
本來,大明並不缺少忠臣,也不缺少治國的良臣與禦敵的良將,但朱由檢的兇暴與多疑、剛愎自用,讓這些忠臣良將一個個冤死,而倖存的人只能選擇閉口不言。
姜鑲的大篇幅說話,崇禎居然認真傾聽著。
姜鑲說完後,崇禎陷入了沉思。
他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他本來就很清楚,又再經姜鑲說出,崇禎反思起來,對於姜鑲所說的,他內心是部分認同。
比如剷除魏忠賢,導致了文官集團難以被壓制,姜鑲說得太對了,比如賦稅問題,姜鑲說得很對,崇禎就是沒有勇氣向商人收稅、向讀書人的土地收稅。
崇禎沉思一陣子後,隨即再憤怒起來,喝道:“一派胡言,皆是群臣誤朕,大明才會亡!”
他雖然部分認同姜鑲所言,但他極為要面子,絕對不能承認錯誤,內心可認錯,但不能向任何人認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姜鑲冷冷道:“崇禎,你不知悔改,沒有責任擔當,讓你做亡國之君,一點也不冤!比如陳新甲,你授意他與滿清和談,結果事情被洩密,你為了堵住悠悠之口,讓陳新甲做替罪羊殺掉。哼!如此敢做不敢當,昏君也!”
崇禎驚駭起來,這件事內幕居然被姜鑲知道了。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
崇禎慌忙否認!
姜鑲道:“哼!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數年前,你暗中同意楊嗣昌向滿清的議和主張,但卻對外否認。要不要我把你的醜事一一抖出來?”
這下,命中了崇禎的死穴,崇禎不敢嘴硬了,沉默起來,對於姜鑲所說等於是預設了,姜鑲真是讓他又怕又恨!
姜鑲嚴肅道:“崇禎,大明滅亡已是必然,現在你能做的,就是好好配合我,只要老老實實,我會讓你和全家都過得好好的,等時機成熟後,你再禪位於我,我會像曹丕對漢獻帝劉協、司馬昭對魏元帝曹奐那般,給你封個侯爵,還能安安穩穩過日子。如若你抗拒…”
“嗆啷”一聲,姜鑲把佩刀拔出一半,繼續道:“把皇家都殺光!並且把你所有醜事向天下傳揚!大明滅亡已成定局,是生是死,你可好好好考慮!”
“我給你半個時辰考慮!”
隨後,姜鑲出去,把門關上。
坤寧宮內,只有崇禎一個人。
在無人時,他大聲痛哭起來,把自身的無奈、痛心、委屈盡情發洩,哭聲如泣如訴,哭得撼天動地。
在他心目中,自身確實是很委屈,要自盡卻失敗了,還被姜鑲威脅,要是不肯就範,姜鑲就要把那些事情抖出來。
某些方面的面子比性命更重要,崇禎就算是去死,也絕不願意被抖出醜事後面對其他人。
被姜鑲如此威脅,崇禎何曾受過這等委屈,傷心得要命。
連守在宮門的衛士們,都聽到了皇帝的哭聲。
喜歡大明最狠總兵請大家收藏:()大明最狠總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