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戰馬不足,大同軍目前的千餘名騎兵,只能做到每人一匹戰馬。
趙天麟道:“將軍,如若我們要擴充騎兵,最好是有自身的養馬場,有公馬母馬。漠南蒙古、河套、隴西、燕山南北,都是好的養馬場,只能以後找機會了。”
在大同鎮以西,就是河套地區,屬於漠南蒙古。
漠南蒙古已被滿清征服,跟八旗宗室聯姻,皇太極最寵愛的宸妃海蘭珠,便是漠南蒙古人。
姜鑲遲早要出兵雁門關,把河套奪取。
隨後,卓鍾楷坐下來一起吃馬肉。
打了一次勝仗,消滅四千敵人,武將們都高高興興的。
兆輝大口吃著馬肉,屁顛屁顛道:“我最不服的人,就是那個被皇帝處死的王樸,他在大同時,剋扣軍餉,架子擺得很大,在松錦一戰卻首先逃跑,就是軟蛋慫包。”
他又鄭重其事道:“我最服的人,是我們的姜將軍,若是沒姜將軍,大同百姓還在過著苦日子,更沒有大同軍的今天。我今後,只聽姜將軍一人的。”
姜鑲繼續吃著馬肉,沒有制止和駁斥。
要是被有心的人聽見了,這樣的話大大不妥,兆輝眼中還有大明朝廷嗎?姜鑲身為總兵,不駁斥、更正部下的態度,把朝廷放在哪裡?
趙天麟就是有心人,他留意在場武將們的反應,沒有人覺得不妥,心中寬慰。
姜鑲沒有作出回應,是他樂於看到的,他能感覺出來,姜鑲心中沒有那個大明朝廷,沒有崇禎皇帝。
姜鑲做好安排,留下二百兵力留守懷來衛官署,他明天率軍繼續東進。
待武將們都離去後,趙天麟留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將軍,從這到京城只有兩百餘里,卑職覺得,我們可先趕到京城外,讓皇帝知曉將軍前來勤王,讓皇帝和朝中大臣們看看大同軍的軍威。那時候,皇帝必定高興,有可能讓將軍入城覲見。若是如此,將軍可在朝堂當著皇帝和眾臣的面,說出必打敗建奴的豪言。只要事後能做到,將軍在大明必定威名盛隆。”
“好!說得好!”
姜鑲大笑著。
在歷史上的第六次入塞,清軍是從黃崖口進入,從牆子嶺出關返回,兩個地方相差不遠,姜鑲有計劃帶兵到那一帶,攔截北返的清軍,搶回被清軍劫掠的錢財物資。
既然如此,姜鑲決定把今天搶回的錢財物資運往京城,抵達京城後送給崇禎。
從這裡到京城,要是還能碰到清軍,搶回物資,一併運送到京城送給崇禎。
那窮得叮噹響的崇禎,得知有總兵送錢糧給他,不高興才怪。
姜鑲腦海在想象著,有總兵不僅殺建奴,還送錢送糧,那時候崇禎開心樣子。
明末腐朽不堪,崇禎又非明君,財政收入少得可憐,就算把查抄七大晉商所得,分出數百萬兩給崇禎,又搶回一些被建奴劫掠的錢財,只不過是給崇禎解燃眉之急。
只要崇禎不能變成類似於朱元璋、朱棣這類明君,只要不能大刀闊斧改革,這個腐朽的王朝依然無法起死回生,就算給他幾百萬兩銀子,只不過是短暫續命而已。
姜鑲從七大晉商共獲得了兩千萬兩錢財,後來又查抄地主,整個大明都知道他收穫豐厚,按照規矩,他是無權據為己有的,必須上繳。
姜鑲能從中運作的,就是在所獲的錢財數目上做文章,就是把數額寫少,就算再怎麼少,最起碼也得上報有六七百萬兩,先開出空頭支票,要不然應付不過去,崇禎雖非明君,也不是傻子。
目前,清兵還在北直隸肆虐,暫時無法安全運送到京城,這是很好的藉口。
姜鑲有兩千萬錢財,數目是很多,但如果要問鼎天下,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才不捨得拿出這麼多給崇禎。
現在不是跟崇禎翻臉的時機,先打擊建奴要緊,到時候再想辦法拖延、賴賬。
至於這次出兵追回的錢糧,就當施捨給崇禎好了,讓崇禎高興高興。
喜歡大明最狠總兵請大家收藏:()大明最狠總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